六月是什么星座的| 戒色是什么意思| 私联是什么意思| 头痛应该挂什么科| 喉咙痛有黄痰吃什么药| 为什么会得肺炎| 膀胱充盈欠佳是什么意思| 电脑一体机什么牌子好| 属蛇男和什么属相最配| 杏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变异性哮喘咳嗽吃什么药| 韩国的思密达是什么意思| 来月经吃什么水果好| 梦见自己怀孕生孩子是什么意思| 缺失是什么意思| 舌头溃疡用什么药| 夜咳嗽是什么原因| 做透析是什么病| 小鸟什么| 撤退性出血是什么意思| 奇的多音字是什么| 浑身瘙痒是什么原因| 喝柠檬水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幻觉幻听是什么症状| 耳朵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梦见放烟花是什么征兆| 为什么要穿内裤| 黑木耳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肚子两侧疼是什么原因| 宫颈是什么| 壁报交流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健身| 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 尿妊娠试验是检查什么| 子宫破裂有什么征兆| 鼻子发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纤维瘤是什么病| 技压群雄的意思是什么| 2018年属什么| 什么是邪淫| 身份证最后四位数代表什么| 阴历六月是什么月| 脖子痛是什么原因| 1955年是什么年| 7月20号什么星座| 永加日念什么| 障碍性贫血是什么病| 发烧去医院挂什么科| 为什么咳嗽一直不好| 精氨酸是什么|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 小儿鼻炎用什么药好| 棕色是什么颜色| 什么澎湃| 无情是什么意思| 罗非鱼吃什么| 舌头尖有小红点这是什么症状| 脾胃虚弱吃什么药好| Years什么意思| 驴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北极有什么动物| 什么树| 什么前什么后| 眉头长痘痘什么原因| 猫呕吐是什么原因| 身上经常出汗是什么原因| 羊肉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腻是什么意思| 1992年五行属什么| 总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 男属猴和什么属相最配| 老鸨什么意思| 为什么飞机撞鸟会坠机| lofter是什么意思| 风调雨顺是什么生肖| 眼睛红是什么原因| 企业bg是什么意思| 学兽医需要什么学历| hb什么意思| 什么人不适合普拉提| 平板支撑有什么好处| 腰肌劳损挂什么科| 羡慕是什么意思| 金陵十三钗是什么意思| hpv检查什么项目| 开颅手术有什么后遗症| 什么方法可以降血压| 大姨妈不能吃什么| 风信子的花语是什么| 一什么山泉| pocky是什么意思| 列文虎克发现了什么| 9月14是什么星座| 杏黄是什么颜色| 内分泌科属于什么科| 2019年是什么生肖| 什么是冰种翡翠| 山东日照有什么好玩的| 霉菌性阴道炎是什么症状| 茉莉茶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什么是一体机| 安徽菜属于什么菜系| 打酱油是什么意思| 隐血弱阳性是什么意思| 96166是什么电话| 红薯什么季节成熟| 结石吃什么药| 梦见扫墓是什么预兆| 后背筋膜炎吃什么药| 皓什么意思| 长脸适合什么刘海| 什么的风儿| 04年属猴的是什么命| 白细胞计数高是什么原因| 尿颜色很黄是什么原因| 什么泡茶好喝| 中药天龙又叫什么| 如愿以偿是什么意思| 请教意思是什么| 以前没有狐臭为什么突然就有了| 麒麟到了北极会变成什么| 赵丽颖的真名叫什么| 为什么会一直流鼻涕| 紫癜有什么危害| 阴唇黑是什么原因| 发烧吃什么水果好| 今年25岁属什么生肖的| 5.4是什么星座| BE是什么| 褥疮用什么药膏| 夫妻都是a型血孩子是什么血型| 睡觉做噩梦是什么原因| 水马是什么| loser什么意思| 宫颈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碎片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能治疗早射| 象是什么结构的字| 红色裤子配什么上衣好看| 钟鸣鼎食是什么意思| 精液是什么| 72年属什么| 风邪是什么意思| 彩虹代表什么生肖| 为什么生化妊娠是好事| 分泌物豆腐渣状是什么原因| 姨妈安全期是什么时候| 梦见好多羊是什么意思| rose是什么意思| 唐氏筛查都查些什么| 离岸人民币什么意思| 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 腿痛挂什么科| 兔死狐悲指什么生肖| 突然血糖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泉中水是什么生肖| 口腔癌早期有什么征兆| 吃什么奶水多| 抽搐吃什么药| 胎位头位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药能冲开宫腔粘连| 小肠火吃什么药效果快| 乳房长斑点是什么原因| 肠胃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五倍子是什么|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隋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慢保申请有什么条件| 今年25岁属什么生肖| 血红蛋白低是什么原因| 晚上吃什么水果对身体好| 儿童拉肚子挂什么科| 什么是六爻| juicy是什么意思| 严惩不贷是什么意思| 3个土念什么| 湿热喝什么茶可以调理| 国画是什么| 为什么会经常流鼻血| 种田文什么意思| 血液生化检查能看出什么病|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 占有欲强什么意思| 目敢念什么| 姻亲是什么意思| 梨涡是什么意思| 女人吃什么能增加雌激素| 梦见两条大蟒蛇是什么征兆| 经期洗澡有什么影响| 放行是什么意思| 微笑是什么| 异地办理护照需要什么材料|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什么意思| 柳仙是什么仙| 液金是什么| 妇科检查bv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吃榴莲最好| 做梦梦见别人怀孕是什么意思| 腰痛看什么科|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心梗| 艺高人胆大什么意思| 爸爸的舅舅叫什么| 东莞有什么好玩的| 电轴不偏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飞机起飞降落要打开遮光板| 肚子疼拉肚子挂什么科| 什么时候会怀孕| 爽文是什么意思| 风雨交加是什么生肖| 佳人是什么生肖| 李逵的绰号是什么| 孕妇梦见好多蛇是什么预兆| 02年是什么命| 耳石症什么症状| 什么人不适合普拉提| iwc手表是什么牌子| 七月与安生讲的是什么| 孕妇吃葡萄对胎儿有什么好处| 插画师是做什么的| 头发为什么会变白| 拉肚子喝什么粥| 风寒感冒吃什么中成药| 八月节是什么节| 例假血发黑是什么原因| 大三阳是什么| 4月5日是什么星座| 什么程度要做肾穿刺| 附件囊肿吃什么药可以消除| 阴道瘙痒是什么原因| 牒是什么意思| 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肝病吃什么好得快| 刚怀孕有什么办法打掉| 荨麻疹用什么药| 12月3号是什么星座| 男性肾虚有什么症状| 肾精亏虚吃什么药最好| 手脚抽筋吃什么药| 为什么会有跳蚤| 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 肚脐眼有什么用| 鸟死在家里是什么征兆| 天蝎座和什么星座最配| 七月与安生讲的是什么| 千岛酱是什么味道| 1967属什么生肖| 梦见拖地是什么意思| 血压高压高是什么原因| 当兵什么时候体检| 蛏子是什么| 喝竹叶水有什么好处| 重金属是什么| 安然无恙的恙是什么意思| 晒伤了涂什么药| 小五行属什么| 很容易饿是什么原因| 肾衰竭吃什么好| 生意盎然什么意思| 北京中秋节有什么活动| 移植后吃什么水果好| 大步向前走永远不回头是什么歌| 魑魅魍魉什么意思| 慧眼识珠是什么意思| 百度跳转到内容

2017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复习材料运用技巧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度 简而言之,京东打的算盘其实就是希望更好的把硬件产品卖给网吧……吃鸡游戏来搭台靠谱吗?京东的这番布局,其实是有契机的,即《绝地求生:大逃杀》(俗称吃鸡)在全球范围的流行,以及腾讯拿下吃鸡游戏的中国代理权。

本页讨论与维基百科有关的话题,但不包括新闻方针技术求助条目繁简处理

  • 如果您需要就具体条目应当如何编辑才符合中立性原则寻求社区共识,请前往条目探讨留言。
  • 请在主题栏简明扼要地写出问题主旨不要使用如“新问题”等无意义的文字。
  • 请勿公开姓名、地理位置、电话、电子邮箱地址等联系资料。我们通常只在此页回应,并不利用电子邮箱或电话等私下回应。
  • 无关维基百科项目的问题,请往知识问答相关页面询问。


请注重礼仪、遵守方针与指引,一般问题请至互助客栈其他区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发表前请先搜索存档,参考旧讨论中的内容可节省您的时间。
公告栏
# ?? 话题 ?? ?? ?? 最新发言 ?? (UTC+8)
1 临时账号将于六月开始推出 95 26 Bluedeck 2025-08-04 10:00
2 150万条目里程碑相关讨论 45 19 小文人 2025-08-04 00:02
3 管理人员申请意向调查:1F616EMO 87 12 1F616EMO 2025-08-04 10:10
4 提议废除SecurePoll 1 1 Ericliu1912 2025-08-04 11:08
5 为整合本站研究资源门户事 11 6 YFdyh000 2025-08-04 18:39
6 近期注意到针对其它批量手动处理字词转换的行为 5 3 Rastinition 2025-08-04 19:51
7 傀儡调查 5 3 Lemonaka 2025-08-04 19:31
8 能否修改掉我的傀儡账号的用户页 4 2 魔琴 2025-08-04 00:20
9 检讨维基百科:高风险主题/1945年后台湾政治中对第十一届立法委员条目的保护措施 1 1 Royal Sailor 2025-08-04 15:26
10 依管理员建议,就“原创研究”(WP:NOR)是否适用于模板提删再请社群关注、讨论 1 1 Ericliu1912 2025-08-04 10:38
11 遇到陷入违反 WP:攻击 的巡查员 有没有申诉裁判管道 6 5 Ericliu1912 2025-08-04 00:50
12 提议临时冻结自由提名申请成为管理人员 1 1 1F616EMO 2025-08-04 12:13
发言更新图例
  • 最近一小时内
  • 最近一日内
  • 一周内
  • 一个月内
  • 逾一个月
特殊状态
已移动至其他页面
或完成讨论之议题
手动设置
当列表出现异常时,
请先检查设置是否有误

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议题

议题清单

以下讨论需要社群广泛关注:重新整理

WikiProject talk:学校 § 各级学校校友(著名/杰出校友)章节以及各级学校校友列表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22年11月#校友列表条目是否能收录,这是我能找到的讨论,因为我看台湾大部分的各级学校已经都用分类代替,大部头学校如国立台湾大学#校友只有分类,清华大学#校友除了分类外,另外用了连续文字做有来源的介绍(我觉得这读起来很好很符合可供查证人物也都是收录标准)。

列表方面,搜索存废讨论记录看来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没有来源无法查证还是保留了,见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9/01/19,另一种是全删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22/11/12,先说我没有全面查证,只是举了两处存废讨论。

提出讨论的用意是,我原本最近想要用共识整理香港的学校,但@Gnonich挪来挪去,没有办法沟通,原先的共识看来也不够有力所以没办法让他明白共识。一下挪到学院,或未经讨论就创建列表,这两天又莫名撤销,撤销的时候也没有再进行确认,比如点列的人名是否为真,可否查证,举例圣伯多禄中学#著名/杰出校友

如果社群决定不保留用分类代替,那就全面整理不分哪里的学校,所有的学校主条目校友章节只用分类显示。要创建列表请符合收录标准,确认条目内的人名都有来源可供查证,不要列一堆红连,没有之前先全面删除,重建要走存废复核。--提斯切里留言) 2025-08-04 (日) 14:07 (UTC)
WikiProject talk:传记 § 有关站内一些举人与官员条目的问题

近日巡查的时候注意到有不少新创建的古代举人小条目,进而才注意到站内更多的举人和官员条目,发现有很多都来源稀少,无法满足收录标准要求,还有一些掺和着文言文,或是内容空泛短小,如周宗本皇甫文聘林昂陶贞一杨世芳 (康熙进士)杨正 (东汉)阎咏塞楞额王夔龙朱文运。这些条目的品质和关注度真的足以能让它们被收录吗?

我相信站内应该还有很多这样的条目,我的看法不是赶尽杀绝,而是能否增强对这些条目的巡查把关?它们或许适合文言维基大典,但我不认为它们真的适合中文维基百科。 -- Pathfinbird?? 2025-08-04 (日) 18:27 (UTC)
Draft talk:陈锦全 § 请求合并原因
草稿草稿:陈锦全和条目陈锦全的原作者认为已有正式条目, 草稿可以作废。但我觉得目前条目还有不少不足之处, 建议还是合并到草稿, 依wikipedia:afc方式, 让其他人审核之后, 再移动到正式条目, 因此请求将条目新的内容合并到草稿--Wolfch (留言) 2025-08-04 (三) 15:02 (UTC)
WikiProject talk:中国行政区划 § {{PRC admin}}及其子模板清理讨论
#模板标题改用民政部行政代码
假定上方公示通过且已删除(或标记停用)村级模板页面,因统计代码已不再公开,提议将现有模板全部改用行政代码为标题,并保留原标题的重定向。因模板影响深远,提案者暂未细致检查各处用例,还请社群可以给予宝贵意见。
因本讨论串预期会暂时保持开放,将章节名修改为便于索引的纯文字模式,将正进行的公示方案调整为三级标题。谨此。--Hamish T 2025-08-04 (六) 07:42 (UTC)
Wikipedia talk:内容评选 § 提议修改优良条目、典范条目、特色列表以及特色图片等典优评选的“投票程序”

根据上一条讨论串的反馈,我提议将典优评选改为“半投票半共识制”。“半投票半共识制”不同于以往的“共识制”提案。我在此处回应了常年提案的疑点。

此处抛砖引玉,提供2个可操作的具体方案。--SuperGrey (留言) 2025-08-04 (日) 23:36 (UTC)
Wikipedia talk:内容评选 § 关于使用类似RFC的机制邀请更多编者参与评选
有见社群对于使用类似RFC的机制邀请社群或某专题成员参与评选的讨论热烈,为免影响上方讨论,避免过度离题,现邀请@SanmosaSuperGreyTisscherryRoyal SailorCdip150在此集中讨论相关事宜。--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 2025-08-04 (四) 05:57 (UTC)
Wikipedia talk:内容评选 § 临时要求DYKC评选提及先前参与投票的用户

由于目前DYKC尚未启用二级标题,无法通过订阅话题得知一条目的评选动态,从而容易忽略其他用户的正当合理意见,因此提议修改DYKC投票须知如下:

※ 此处原有{{比较条文/flex}}模板内容,因节省征求意见摘要篇幅而省略,请至有关讨论页查看
此提议措施为DYKC改用二级标题前确保相关人士能收到通知的临时方案,故不适用于GA、FA等评选,并应在DYKC使用二级标题后自动废除。以上,知会@TisscherryNewbamboo,另邀请社群讨论。--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 2025-08-04 (六) 00:54 (UTC)
WikiProject talk:中国文化遗产/专题评审 § 拟设立中国文化遗产专题评审并微调本专题评级标准

为促进专题发展,我提议以中国文化遗产专题为实验目标,进行专题评级改革的测试,一方面微调评级制度,对主要是甲级、乙级的评级门槛进行更加成文化的规定,另一方面增设专题评审页面,负责对专题条目进行评级。

具体想法罗列如下:

    • 为中国文化遗产专题新增“专题评审”(也就是本讨论页的主页面),虽然我截至现在还没写完,但雏形已经差不多有了,也希望各位用户提出意见;
    • 给专题新增丁级,用来存放其他人认为不符合丙级标准、但比初级要好的条目,我认为专题内还是存在这种类型的条目的,另外乙上级我认为也可以设,不过细则待敲定;
    • 主编最高仅可定义自己主编的条目为丙级,若要定高于丙级的等级,则需先定在丙级/未定级,然后把条目置于专题评审页面进行评审;
    • 对甲级、乙级的评级采用更规则化的手段,以专题评审的方式进行,我认为现有的甲乙级评审制度还有待改进,甲级页面可由三位较为认真的评审人签署确认,乙级则需两人,具体避免灌水的方案可参考SuperGrey的提案并再作讨论。
暂时先写这么多,后面如果想到新内容还会补充,也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完善这一体系,也算是我对废除部分条目评级动议的一个挽救尝试?—FradonStar?? · ?? 2025-08-04 (日) 20:23 (UTC)
Wikipedia talk:优良条目评选/提名区/新程序 (2025年) § 新制定位

@SuperGreyTisscherryNebulatriaEricliu1912ATRoyal Sailor魔琴For Each ... NextSinsyuan@西安兵马俑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讨论)

(定义:试行GAN是指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评选/提名区/新程序 (2025年),现行GAN是指维基百科:优良条目评选/提名区

我今天看到Wikipedia:优良条目评选/提名区#无齿鲹讨论串了。居然发生不得了的事。我理了一下讨论,Ericliu1912说得对,需要尽快厘清试行GAN相较于现行GAN,是什么样的存在。AT说的“新程序在试行阶段应视为类似同行评审的机制”确实有道理,后来SuperGrey也照做了(Special:Diff/88529461)所以暂时没问题。但是Ericliu1912提到的问题,要分几个模块讨论,而且可能会掺杂其他问题。在这边我来理清一下:

  1. “参加讨论”模块:Ericliu1912表示:如果试行GAN讨论有六个人,应该可以套用到现行GAN;但在试行GAN,新制讨论理论上可以只要一个人(在详细观察的情况下),就给过整个条目。目前SuperGrey、Nebulatria、还有Tisscherry似乎在这方面闹出矛盾。但我现在不确定要在哪里讨论(发起位置的方针不好懂,但我想应该在本页讨论),所以这边简单带过。
  2. “折冲”模块:在现行GAN的Special:Diff/88253370确实没有提及试行GAN。但如何提及?如何让现行GAN与试行GAN互相注意?我还没有想法,需要征求意见。
  3. “新制定位”模块:试行GAN应该已经确定采用Nebulatria的框架实行。但是否确定取代现行GAN?完全取代的条件为何?详细规定是否要修改?我这方面似乎有点不清楚。另外Ericliu1912,如果这不是你所谓“需要尽快讨论出新制定位,可能包含命名”的意思,请告诉我
  4. “命名”模块:本人偏好“2025年试行案”,但没有强烈意见。有其他想法可以讨论。
  5. “公示”模块:试行GAN确定采用Nebulatria框架实行的话,我建议可以公示通过“导入试行GAN”。
有其他想讨论的地方,或有其他人想讨论的话,也欢迎提出。--Saimmx留言) 2025-08-04 (五) 15:31 (UTC)

临时账号将于六月开始推出

[编辑]

初始公告

[编辑]
我们在此再次向您们问好!我们是维基媒体基金会信任与安全产品团队。我们希望继续讨论临时账号。该项目与未有登录的编辑者特别相关,此功能旨在保护这些编辑者。这同时与社群成员有关,例如导师、巡逻员和管理员——任何撤销编辑、阻止用户或以其他方式与未有登录的编辑者互动的人,都是为了确保维基的安全和准确。

临时账号已在试点维基项目上成功上线,现在我们希望在更多维基项目上推出这个功能。根据 [localize this] 的大小,我们项目在六月为该维基项目启用临时账号。为了顺利完成不同维基项目之间的部署,我们将分阶段引入临时账号。我们的项目是在 6 月 x 日的这个星期周将这个功能部署到这里。

为什么我们认为应该在六月(而不是更晚)引入临时账号? 临时账号的基本功能(巡查员工作流程、工具等)运作正常。我们与管理员和其他拥有扩展权限的用户一起预测并处理了大量用例,以确保社群成员能够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巡查。我们创建了一系列支援功能(IP 信息、自动显示、全球贡献等)。

现在,我们希望确保这同时能适用于大型社群。许多细微差别和高级功能无法一一预测——临时账号需要先在大型维基媒体项目上发挥作用。与今年稍后上次部署中收到更改的社群相比,在六月实施临时账号的社群将拥有更多机会和时间提出改进建议。因此,我们认为您的维基媒体项目应该现在就包含在内。

我们为何要创建临时账号? 我们的维基媒体项目应该默认为未有登录的编辑者提供更安全的编辑体验。临时账号允许用户在不创建账号的情况下继续编辑维基百科,同时避免公开他们的编辑行为与其 IP 位址关联。我们相信这符合未有登录的编辑者的最佳利益,他们为维基百科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并且以后可能会创建账户,壮大我们的编辑者、管理员和其他角色社群。尽管维基百科会警告未有登录的编辑者,他们的 IP 位址将与其编辑行为关联,但许多人可能并不理解 IP 位址是什么,或者这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被用来获取其他相关信息。

此外,我们的审核软件和工具过度依赖网络来源(IP 位址)来识别用户和活动模式,尤其是在 IP 位址本身作为识别码的稳定性日益降低的情况下。临时账号允许与未有登录的编辑者进行更精准的互动,包括更精准的屏蔽,并有助于减少我们无意中屏蔽使用与恶意用户相同 IP 位址的善意用户的频率。

临时账号的工作原理 每当未有登录的编辑者在本维基媒体项目上发布编辑时,该用户的浏览器中都会设置一个 Cookie,并自动创建一个与该 Cookie 绑定的临时账号。此账号的名称将遵循以下格式:~2025-1234567(波浪号、当前年份、数字)。在“最近更改”或页面历史记录等页面上,将显示此名称。该 Cookie 将在创建后 90 天过期。只要它存在,从此设备进行的所有编辑均将归因于此临时账号。即使 IP 位址发生变化,该账号仍是同一个,除非用户清除 Cookie 或使用其他装置或网络浏览器。每次编辑时使用的 IP 位址记录将在编辑后保存 90 天。但是,只有部分登录用户能够看到这个账号。

这对于不同的用户群体意味着什么? 对于未有登录的编辑者

  • 此举将增强隐私:目前,如果您未使用注册账号进行编辑,那么即使超过 90 天,其他人都可以看到您编辑的 IP 位址。但在本维基媒体项目上,此举将不再适用。
  • 如果您在过去 90 天内使用临时账号在不同地点(例如,在家中和咖啡店)进行编辑,则所有这些地点的编辑历史记录和 IP 位址将合并记录到同一个临时账号。符合相关要求的用户将能够查看这些数据。如果您对此造成任何个人安全担忧,请联络talktohumanrights@wikimedia.org寻求建议。

对于与未有登录的编辑者互动的社群成员

  • 临时账号与设备唯一关联。相较之下,IP 位址可以与不同的装置和人员共用(例如,学校或工作场所的不同人员可能拥有相同的 IP 位址)。
  • 与当前情况相比,更安全的方法是假设临时用户的讨论页面只属于一个人,并且该用户会阅读在那里留言。如萤幕截图所示,临时账号用户将收到通知。用户同时可以感谢他们的编辑,在讨论中与他们互动,并邀请他们更多地参与社群活动。

对于使用 IP 位址资料在维基媒体项目进行审核和维护的用户

  • 对于负责追踪持续滥用者、调查违反政策行为等的巡查员符合条件的用户将能够公开临时用户的 IP 位址以及来自特定 IP 位址或范围的临时账号的所有贡献 (Special:IPContributions)。他们同时可以通过 IP 信息功能存取有关 IP 位址的有用信息。许多其他软件已被建置或调整以支援临时账号,包括滥用筛选器 (AbuseFilter)、全域封禁、全域用户贡献等等。 (有关志愿开发者如何更新工具代码的信息,请参阅本讯息的最后部分。)
  • 对于封禁未有登录的编辑者的管理员:
    • 只需屏蔽临时账号即可屏蔽许多滥用者。如果管理员选择自动封禁选项,被封禁的用户将无法快速创建新的临时账号。
    • 他们仍然可以屏蔽 IP 位址或 IP 段。
  • 临时账号不会追溯部署前的贡献。在 Special:Contributions 中,您可以查看现有 IP 用户的贡献,但无法查看该 IP 位址上临时账号的新贡献。您应该使用 Special:IPContributions 来实现这一点。

我们的要求和后续步骤

  • 如果您知道任何使用 IP 位址资料或可供未有登录的编辑者使用的工具、机器人、小工具等,您可能需要在 testwikitest2wiki上测试这是否有效。如果您是志愿开发者,请阅读我们面向开发者的文档,特别是关于您的程式码可能需要如何更新的部分
  • 如果您想要测试临时账号的使用体验,例如,只是想了解使用体验,请访问 testwiki 或 test2wiki 并在不登录的情况下进行编辑 。
  • 如果您知道任何需要解决的困难,请告诉我们。我们将尽力提供协助,如果无法解决,我们将考虑其他可行的方案。
  • 请查看我们之前关于无扩展权限但可能需要存取 IP 位址的用户要求的信息
如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该项目的信息,请查看我们的常见问题解答——您会在那里找到许多有用的答案。您同时可以查看更新信息(我们刚刚发布了)并订阅我们的通讯。如果您想在维基媒体项目之外与我 (Szymon) 交流,您可以在 Discord 和 Telegram 上找到我。谢谢!--此条未正确签名的留言由Venuslui讨论贡献)于2025-08-04 (日) 23:38 (UTC)加入。回复
有没有什么方针与指引,或说明页面需要修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一) 06:42 (UTC)回复
不详尽列表:WP:BLOCKWP:SOCKWP:G15WP:O3WP:SIGWP:SYSOPWP:VANHelp:登录Template:User系列、Template:Uw-multipleIPsTemplate:Uw-ipevadeblock。--西 2025-08-04 (一) 07:20 (UTC)回复
用户查核方针也要改一下,以确定是否接受查核用户与临时账号的技术关系。--WiiUf留言2025-08-04 (二) 13:15 (UTC)回复
从来不是“不能查核用户与IP的关系”,而是“用户查核不能公开披露用户与IP的关系”。在临时账号方面,可以查看临时账号IP的用户组并没有限制保密协议之类。查核员仍是可以公开指出用户是否有在未登录状态下滥用临时账号,但当然是不可以说是跟哪些临时账号有关系,不然也就是间接披露了用户的IP了。--西 2025-08-04 (三) 02:06 (UTC)回复
希望可以创建一下Wikipedia:临时账号IP查看者Wikipedia:禁止查看IP信息的用户这两个说明页面。顺便[localize this]本来想写什么啊。 Stang1328 2025-08-04 (一) 09:24 (UTC)回复
我猜是站点名称(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一) 17:15 (UTC)回复
(?)温馨提示:既然临时用户也算一种登录用户,那你维的那个什么大历险也该适配一下了。--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二) 09:19 (UTC)回复
(?)疑问,提几个问题:如果临时账号的用户90天后cookie过期那么其对外界显示的用户名是否会强制更换?90天的期限能不能申请延长?
这也会导致一个问题,万一这个临时用户申请了 同行评审,结果90天满了,这位用户必须用另外一个用户名进行其他维基人的互动,会不会涉及触犯傀儡方针?
如果是已经注册的自确认用户是否能使用临时账号进行编辑和互动?会不会违反傀儡方针?
但是,只有部分登录用户能够看到这个账号。 中“部分”是哪些登录用户,请详细解释。--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一) 09:28 (UTC)回复
@Xiaohuangbo:Cookies 过期后原有临时账号将不能使用,换言之他们将使用新的临时账号及用户名。依据基金会的 FAQ,他们认为90天已足够来进行反破坏。个人认为除非能够指出有充分合理的需要,否则基金会不会受理延长90天的期限(注:90天亦为注册账号 ip 记录保存的期限)。似乎同行评审只是个别及非常见情况?
其二,就违反傀儡方针而言,就个人理解,因账号过期而使用多个临时账号应不会视为滥用傀儡,此乃技术原因而导致其被迫使用其他账号。已注册用户使用临时账号进行编辑和互动,此行为与现时注册用户同时使用 ip 用户之情况雷同,或可考虑视为滥用傀儡。
“只有部分登录用户能够看到这个账号”似乎是指仅有临时账号IP查看者才能存取临时账号之 IP。谢谢。--SCP-0000留言2025-08-04 (三) 00:49 (UTC)回复
谢谢您,明白了,谢谢解答!--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三) 04:28 (UTC)回复
先前讨论多日无异议,就此方案 公示7日。Python6345(2025-08-04 (二) 01:45 (UTC)回复
(?)疑问:“申请者已有三个月没有参与反破坏工作”该如何定义?是以最后回退他人扰乱性编辑的时间算起?--WiiUf留言2025-08-04 (二) 03:40 (UTC)回复
(:)回应:本人认为警告或提报破坏者、回退破坏、修改过滤器和对破坏页面挂快速删除属反破坏工作。另可参阅WP:过滤器助理#除权理由。Python6345(2025-08-04 (二) 03:51 (UTC)回复
(!)意见:请翻译注释,谢谢。--WiiUf留言2025-08-04 (二) 05:22 (UTC)回复
已翻译。Python6345(2025-08-04 (二) 06:57 (UTC)回复
另外,注释要另开章节。-- WiiUf????? 2025-08-04 (三) 03:05 (UTC)回复
本人不会,望阁下帮忙。Python6345()--Python6345(2025-08-04 (三) 03:07 (UTC)回复
完成-- WiiUf????? 2025-08-04 (三) 03:39 (UTC)回复
@Zhenqinli我想了想,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让一些不愿意拉下脸面去申诉封禁或者被基金会封禁无法申诉的的“维基人”(比如@User:Z7504等)回归的好制度,我(+)强烈支持--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二) 09:24 (UTC)回复
WAHT??使用临时账号绕过封禁同样是绕过封禁 Stang1327 2025-08-04 (二) 09:38 (UTC)回复
明白了,那傀儡方针也得改改了,得写进去。--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二) 12:28 (UTC)回复
(?)疑问用户已加入6个月且编辑300次
用户于反破坏中活跃,并且已有600次编辑是否存在矛盾之处?--WiiUf留言2025-08-04 (二) 11:52 (UTC)回复
(:)回应用户已加入6个月且编辑300次仅用于列出全域最低要求,所有条件均须满足。不与用户于反破坏中活跃,并且已有600次编辑,是现任巡查员、回退员、傀儡调查助理、过滤器助理、过滤器编辑者冲突。--Python6345(2025-08-04 (二) 12:14 (UTC)回复
怎么说呢,感觉可以改成“用户须满足第1条条件”且“应满足后几条条件,否则申请很可能会失败”。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不一定要采纳。--WiiUf留言2025-08-04 (二) 13:18 (UTC)回复
本人认为于注释中说明原因已足够,如阁下认为需直接列出,望说明原因。Python6345(2025-08-04 (二) 14:19 (UTC)回复
政策中的最后一段指出持有该权限的用户需要在365天内保持活跃(有编辑记录或有日志操作)。这个政策应该由本地执行,还是WMF会自动处理?--Steven Sun留言2025-08-04 (三) 02:38 (UTC)回复
(:)回应:当前方针草案活跃度要求高于基金会要求,故可预见无需基金会执行,另可参考WP:OA。--Python6345(2025-08-04 (三) 03:07 (UTC)回复
应跟随一般权限,六个月无活动除权。--西 2025-08-04 (三) 05:58 (UTC)回复
@Python6345 我发现一个用语错误,政策中您把“临时账号查看者”称为“临时帐 户IP查看者”,您的表述和@Stang提出的“Wikipedia:临时账号IP查看者”不同,我觉得应统一一下。--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三) 09:14 (UTC)回复
本人认为账号账号应通过WP:重定向WP:地区词处理解决。--Python6345(2025-08-04 (三) 09:31 (UTC)回复
@Xiaohuangbo实际上账号跟账号不是问题,目前的翻译标准就是账号,倒是view有查看跟檢視的繁简差异 囧rz……--SunAfterRain 2025-08-04 (三) 12:33 (UTC)回复
抱歉,我还不知道“帐 号”和“帐 户”已经有转换了,发出去才明白 囧rz……--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四) 03:56 (UTC)回复
为什么不给临时账号开放特殊:参数设置?--~2025-15572-6留言2025-08-04 (二) 14:05 (UTC)回复
请尽量注册个账号来使用此功能,因为 Cookies变化等可能会分配新的账号给您,到时您还得重新设置。--Hualin???希望の星は青霄に昇る Commons|Talk 2025-08-04 (二) 15:00 (UTC)回复

方针讨论区

[编辑]
已通过:
已通过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我将Python6345的草稿移动的了项目空间(Wikipedia:临时账号IP查看者),同时进行了一些修改。如果需要重新进行公示,可以重置时间,或是这么继续共识也可以。我看到原来的页面中提到了一部分关于IPinfo工具使用的信息,但是我觉得这个和本用户组没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大胆的删掉了。如果觉得这个版本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欢迎进行修改。 Stang1326 2025-08-04 (三) 11:56 (UTC)回复

在巡查员申请标准尚未提升前,仅支持本方针硬性要求最低编辑600次。->>Vocal&Guitar->>留言 2025-08-04 (四) 06:48 (UTC)回复
跟某些用户私下交流后发现当前的版本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关于怎么处理滥用等等),因此暂时撤下公示。这个版本还是要大改一番在进行推进比较好;另一方面可以看看其他语言项目的做法。 Stang1325 2025-08-04 (四) 07:10 (UTC)回复
等到时候实际运用到维基百科里再来根据实际情况再公示吧。--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四) 11:42 (UTC)回复
感觉页面中的“资讯披露”与“资格要求”两章可用{{Policy section}},其他部分可列为说明。--WiiUf留言2025-08-04 (日) 14:12 (UTC)回复

我基本完成了初稿,欢迎社群对当前版本进行审查。顺便一提,phabricator上的安排是6月24日在本站部署临时账号功能,所以相关方针最好加快一些速度了。 Stang1320 2025-08-04 (二) 13:45 (UTC)回复

当持权者不再满足资格(例如已卸任巡查员、回退员、傀儡调查助理、过滤器助理、过滤器编辑者;不再活跃于反破坏工作)

个人而言认为不应该这么麻烦,所谓的不再活跃怎样判定?个人认为如没有滥用权限,按六个月没有编辑活动正常解除权限比较好。另外建议此权限除权只适用于在Wikipedia:申请解除权限经发现有滥权上述任何一种权限/职务,并导致用户已没有上述任何一样权限/职务,方实施除权;自行卸任的话不用。--Aqurs 2025-08-04 (三) 15:06 (UTC)回复
顺便这里有一个Python6345的问题如本人发现IP段破坏并报告于WP:VIP。管理员执行封禁后是否必须移除内容并进行修订版本删除,如何避免修订版本删除导致妨害该页面之可读性?欢迎进行讨论。 Stang1320 2025-08-04 (二) 13:45 (UTC)回复
经过站外讨论我认为这点不成问题。提报者可以直接指明哪些临时账号在破坏,或者指明哪个临时账号所在的IP段。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三) 12:23 (UTC)回复
关于滥用的处理:这一点我觉得对于本地很难,因为本地没有人(CUer)是可以知道用户是否存在滥用这个权限的。用户如果做出了错误的信息披露尚可发现,如果不披露就自己存着呢?为了这个事情去麻烦监管员定期进行日志的检查也不现实……事实上最好的办法还是恢复CU权限,但是这一点本地很难进行推进啊。 Stang1318 2025-08-04 (五) 02:46 (UTC)回复
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阻止用户将信息存于本地,如有用户批量爬取IP和临时账号之关系,基金会系统管理员可通过异常访问量发现。临时账号未绑定邮箱不可能私下威胁,然公开威胁必然被发现,故本人认为恢复CU无法降低滥用权限之风险。Python6345(2025-08-04 (五) 04:13 (UTC)回复
这个确实是,但是缺了一道本地定期检查的防线还是感觉不太好的。希望不要这么快就看到出现第一起滥用权限被举报给omb的案例吧。 Stang1317 2025-08-04 (五) 09:58 (UTC)回复
很难推进CU还是要推进阿 :/--~~Sid~~ 2025-08-04 (六) 15:18 (UTC)回复
请另开议题推进CU。Python6345(2025-08-04 (六) 15:23 (UTC)回复
我无心力去推进CU,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因素,我懒也不想去争执,我只能请贵zhwiki加油:|。至于我上面说很难推进还是要推进也只是提供我的建议,没有要指使指挥社群什么,社群要继续维持现状当然也可以。--~~Sid~~ 2025-08-04 (六) 15:34 (UTC)回复
吐槽:我只想说在zhwiki参与讨论和站务久,没精神疾病的人是会得精神疾病的,前阵子才被人莫名喷了“信用破产”,非黑即白、二分法、利益小圈圈哀。--~~Sid~~ 2025-08-04 (六) 15:39 (UTC)回复

对资格要求进行了微调:早期版本的600次编辑很大程度上是拍脑袋定出来的,个人觉得至少500次编辑(与延伸确认用户标准相同)已经足够了;根据@Aqurs1的意见修改了除权标准,去除了无法量化的标准(“不再活跃于反破坏工作”)。目前版本已基本完善,现 公示7日,2025-08-04 (一) 02:52 (UTC)结束 Stang1315 2025-08-04 (一) 02:52 (UTC)回复

已通过。 Stang1308 2025-08-04 (一) 03:04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正式上线公告

[编辑]

大家好,提前提醒一下。临时账号将于下周二(6月24日)在此上线,时间大概是7:00-9:00(世界协调时间)左右。另外,我们正在开发一个新页面,收集所有启用临时账号的IP地址存取信息。我们希望这样比较容易让大家概览状况。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请在此处和项目讨论页面发表评论。请参阅Phabricator编号T340001,以了解更多有关此上线的技术细节。谢谢!--SWangari-WMF留言2025-08-04 (五) 10:33 (UTC)回复

@SWangari-WMF To avoid fragmented discussions, I have moved your comment here and merged it with this discussion thread, FYI.--SunAfterRain 2025-08-04 (六) 14:33 (UTC)回复
Thank you!--SWangari-WMF留言2025-08-04 (一) 14:31 (UTC)回复
我在技术版建了个技术问题集中讨论区,部署后如果发生技术问题可以到那里反馈。--碟之舞???? 2025-08-04 (二) 03:37 (UTC)回复
不知有无必要用群发消息通知一下所有可能符合资格的用户? Stang1307 2025-08-04 (二) 04:40 (UTC)回复
@Stang:或可考虑通知管理员、巡查员和回退员?--SCP-0000留言2025-08-04 (二) 04:47 (UTC)回复
通知草稿

临时账号功能现已推出

维基媒体项目允许任何人进行编辑,无论是否创建账户。在过去,未登录贡献者的编辑会被归属至其IP地址下。由于IP地址包含敏感信息,可能会威胁到通过该地址连接的用户的隐私和安全,为了减轻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维基媒体基金会决定引入临时账号。只有部分有反破坏管理需求的用户可以访问临时账号IP地址数据(即临时账号IP查看者管理员行政员等)。

临时账号的名称形如~2025-1234567(由英文半形波浪号、当前年份、一个自动生成的5-7位数字构成),用户不能选择或更改其临时账号的名称。临时账号会为未登录的编者自动创建,有效期为90天,其不能登录,也没有密码。自创建日期起经过90天之后,该临时账号将自动过期,无法使用且无法取得讨论页讯息,后续编辑会分配给新的临时账号。旧账号将被停止使用,无法保留或登录。临时账号通过浏览器的Cookie,将同一装置和浏览器在不同IP地址下进行的编辑归属于同一临时账号,与临时账号相关联的IP地址将被隐藏。

如果您符合“临时账号IP查看者”的资格要求,包括:已加入至少6个月且至少编辑300次;于反破坏中活跃,并且已有至少500次编辑,或是现任巡查员、回退员、傀儡调查助理、过滤器助理、过滤器编辑者。您可前往Wikipedia:权限申请/申请临时账号IP查看权提出请求。

如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您可在此讨论提出。您亦可查看由基金会撰写的常见问题解答(英文版)以了解更多有关临时账号的功能。

主要参照WP:临时账号IP查看者撰写的草稿,如果没有问题,个人认为可考虑明天通知所有管理员、巡查员和回退员?谢谢。--SCP-0000留言2025-08-04 (二) 05:38 (UTC)回复
@SCP-2000 Stang1306 2025-08-04 (二) 06:15 (UTC)回复

临时账号功能已正式上线。 Stang1306 2025-08-04 (二) 07:29 (UTC)回复

临时账号用户页

[编辑]

有个问题不是很清楚,临时账号可不可以创建用户页?(他人创建或自己创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08-04 (二) 02:39 (UTC)回复

@Shizhao:“Temporary accounts have their own user pages and user talk pages, but they will eventually delink from the person who made the page. You could redirect your temporary user page to your new account.”当然这只是技术上可行,而社群可考虑设立相应指引。谢谢。--SCP-0000留言2025-08-04 (二) 02:57 (UTC)回复
我个人的看法是应该把临时用户当以前的IP用户看待禁止创建用户页,包括但不限于重定向(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又没办法证明是临时账号转正的。)--SunAfterRain 2025-08-04 (二) 18:03 (UTC)回复
IP用户被禁止创建用户页的原因是因为一个IP可能被多人使用,但临时账号是一个人使用的,因此我认为不需要禁止。--~2025-145646留言2025-08-04 (一) 06:30 (UTC)回复

对临时账号的封禁

[编辑]

按照

This is done through the placement of a browser cookie that remembers the temporary account you have been assigned.

,有必要的情况下(例如临时账号是LTA)对临时账号的封禁应该可以延长到最长90天(技术上临时账号的寿命上限)(当然我知道,LTA的话还可以考虑封IP,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这一点,以及相关的其他技术细节(例如自动封禁在临时账号上的机制等等)可以考虑更新到WP:BLOCK上,给管理员提供操作指导。--Tiger留言2025-08-04 (三) 03:04 (UTC)回复

我也同意应该更新管理员操作指南。——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三) 08:37 (UTC)回复
法维的封禁操作指南,供参考。--SCP-0000留言2025-08-04 (四) 13:35 (UTC)回复
提炼一下:
  1. 对临时账号可以执行不限期封禁,且这是更为提倡的行为(相较于先前的31小时封禁类似的措施),因为这对于其他在使用这一IP地址的人(如存在)影响很小;
  2. 对临时账号进行封禁时,对应的IP地址也会被24小时(基于自动封禁);
  3. 在多个临时账号出现了类似的破坏行为,或是发现了存在临时账号的绕过封禁行为,此时可以去检查IP地址并对IP地址或地址段进行封禁,这个时候处理的方式就与之前类似了。
以上,非常感谢SCP同志的分享。 Stang1303 2025-08-04 (五) 07:49 (UTC)回复

披露和脱敏

[编辑]

上下文。个人对于基金会方针的理解,在VIP等报告破坏行为的地方披露IP/IP段,在有必要的时候是可以的,但是要在不再需要的时候对IP/IP段进行脱敏。具体来说就是存档后对涉及到的版本进行修订版本删除,以及存档的时候把相关的地方[redacted]掉;对于封禁日志,也应在若干天之后对设计IP地址/IP段的封禁操作进行修订版本删除(具体多少天可以讨论)。

以及有一个疑问,技术上临时账号IP查看者是可以使用“IP信息工具”的,且使用的时候也不需要显示IP地址。那么在VIP等地方留言时,是否可以贴出需要有IP信息工具访问权限才能获得的信息?例如,称一个临时账号为“使用了代理的用户”、“来自香港的用户”、“使用中华电信的用户”等等。是不是代理这个实际上CUer在说明CU结果的时候经常说,所以我觉得这个信息没什么问题;不过对于具体的国家/地区,具体的ISP,公开披露是否存在问题?是否也要在不必要的时候进行脱敏处理?

邀请各位讨论,谢谢。 Stang1304 2025-08-04 (四) 13:27 (UTC)回复

提报时直接说:“提报破坏者User:~2025-12345以及其使用的IP地址”即可,既不用在版本历史中呈现IP地址,也不用脱敏。不过我现在不太清楚,如果~2025-12345这个用户已经废止,比如超过90天,那么还能不能看到其underlying IP地址。Bluedeck 2025-08-04 (五) 07:49 (UTC)回复
@Bluedeck咱给出的上下文里面的那种情况,你觉得怎么表达比较好?例如这一报告。过期了的话IP地址就看不到了,会显示“不可用”,截一张testwiki的图做参考。 Stang1303 2025-08-04 (五) 08:29 (UTC)回复
一天到晚删除修订版本可能扰民(而且导致几乎所有编辑均不能查看),我觉得蓝桌的方案好。——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五) 13:13 (UTC)回复
我想的简单了,那确实提报的时候还得记录真实ip,否则数据过期后,想通过历史提报判断编辑习惯就变得很难。我认为另一个想法是,临时账号只保证大多数人的隐私,上了VIP的话那就不管了,就活该你挂着,毕竟没有说要保护LTA的隐私,如果明显不合理的提报才脱敏。至于会不会有故意大量作出低质量提报泄露IP的,我觉得应该不会吧,这么做没什么好处还会被除权。Bluedeck 2025-08-04 (五) 19:43 (UTC)回复

稍微小结一下:对于VIP等处的提报人,应尽可能避免提及关于具体IP地址/地址段,可以用“某一临时账号对应的IP”称呼;除非确有必要,不应提及有关于某一临时账号(所使用的IP地址)的详细信息,如运营商、地理位置等。考虑到先前执行CU block的时候也没有对封禁日志进行RRD,无需版本删除对某一IP地址的封禁日志;为了避免大量编辑历史丢失,不需要对提报页面进行版本删除。如果涉及到长期破坏者,可以继续记录其使用的IP地址(段)到LTA页面。 Stang1295 2025-08-04 (六) 08:23 (UTC)回复
@StangBluedeckEricliu1912 基金会方针要求“if such a disclosure later becomes unnecessary, then the IP address should be promptly revision-deleted.”,故此未见得社群可以“不需要对提报页面进行版本删除”。个人认为管理员可在处理提报后便立即隐藏该IP及相关修订版本,以免需大规模revdel。谢谢。--SCP-0000留言2025-08-04 (一) 03:15 (UTC)回复
这也太麻烦了吧Orz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一) 11:35 (UTC)回复
基金会闲的。我觉得在需要关注LTA后续行动的情况,不属于“later becomes unnecessary”。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1:40 (UTC)回复
LTA 相关提报确实不需 revdel。至于如果对方针有意见,方便的话不妨详细解释或者直接向他们反映。谢谢。--SCP-0000留言2025-08-04 (一) 17:24 (UTC)回复
我也感觉太麻烦了,机器人可不可以用正则在存档的时候把IP地址[redacted]掉?或者索性像英维一样不存档直接移除@SCP-2000Ericliu1912 Stang1272 2025-08-04 (二) 00:46 (UTC)回复
@Stang:除非基金会愿意修改方针吧,再者本站似乎只有少量透露 IP 的提报?--SCP-0000留言2025-08-04 (二) 13:55 (UTC)回复
从字面意思[1]看,追踪LTA的IP透露不用revdel。Bluedeck 2025-08-04 (六) 02:00 (UTC)回复

参考资料

  1. ^ Appropriate venues for such disclosures include pages dedicated to Long-term abuse. --[1]

持续出没的破坏者页面中曾用于破坏的IP记载去留问题

[编辑]

鉴于本地已引入临时账号功能,IP地址编辑已成历史,是故破坏者曾用之所有IP不再被重用于编辑;有见及此,本人在此提议将所有记载于LTA页面的匿名地址从上记页面移除(另一原因为WP:DENY),现正寻求社群意见及共识。--5-6-7-0-9dial - #signA new beginning 2025-08-04 (六) 05:40 (UTC)回复

还是有几个用户组能看得到IP,不建议全部移除。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六) 10:48 (UTC)回复
我的意思是建议把例如影某者LTA页面上所写的曾用IP段的段落全部删除。--5-6-7-0-9dial - #signA new beginning 2025-08-04 (六) 11:57 (UTC)回复
我觉得没必要移除,方便有IP可查权限的人针对破坏相关处理。--脳補?????讨论 2025-08-04 (六) 14:20 (UTC)回复
移动到这里来聚合与临时账号相关的讨论。@Corsadent56709魔琴脳内補完 Stang1294 2025-08-04 (一) 02:45 (UTC)回复
虽然现时隐藏IP,但没有规定要删除过往的IP记录,移除LTA记录的IP会损害可读性及妨碍调查,因为可从过去的IP查找条目现时有没有受到类似的破坏,编辑历史亦未有移除过往的IP。--Uranus1781留言2025-08-04 (一) 03:07 (UTC)回复
反对,你看不到IP不代表其他人看不到IP--—Jackyming留言?贡献?这位编辑者是一位奶味蓝??) 2025-08-04 (一) 14:35 (UTC)回复

临时账号启用后有关WP:LOGOUTWP:O3等方针的问题

[编辑]

现时WP:LOGOUT仍为:

如使用多重IP地址进行编辑,以迷惑他人或违反上述原则,亦可视作是使用多重账号的行为。注册用户在未登录情况下进行编辑,其IP地址亦会被视为另一个账号。

由于现时已使用临时账号,是否有需要把有关方针改为临时账号?至于WP:O3,由于现时IP已不再出现于公开贡献记录,因此其讨论页在临时账号启用后已没有作用,现在即使在该IP讨论页留言,该IP也不会收到讯息,因此是否该考虑把现时所有IP讨论页存档,并禁止创建新的IP讨论页?~2025-145646留言2025-08-04 (一) 06:19 (UTC)回复

现存之旧IP用户讨论页会由机器人自动存档并须永久保护以及一并废除CSD之O3项,至于禁止创建新的IP讨论页本人提议以标题黑名单的方式来实现(与禁止一般用户创建IP用户页类似)。--5-6-7-0-9dial - #signA new beginning 2025-08-04 (六) 12:27 (UTC)回复
没有必要永久保护。存档也没必要,我看。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六) 16:33 (UTC)回复

150万条目里程碑相关讨论

[编辑]

150万条目投票

[编辑]

如题,眼见隔壁山海把这类条目里程碑玩得那么愉快,书生看一眼这边的条目总量,打自2018年后,事隔7年还没到150万… 囧rz……

感觉我们可以效法一下,不定期开一下投票项目,让大家竞猜一下不同的里程碑会在何时发生。(不止是150万,200万、300万…甚至是无限也可)--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二) 17:02 (UTC)回复

编者回应目前已开了两个坑,150万条目200万条目,大家可以来猜猜。—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三) 18:08 (UTC)回复
评价为您有这个闲情逸致不如去写写条目比较实际,预测这个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可言,这又不是一个有规律或有几率可循的东西。--SunAfterRain 2025-08-04 (四) 01:47 (UTC)回复
由于固定版本87704461无法看出第一个章节的留言者和留言时间,且容易使人误认为是小文人回复了未签名用户的留言(实际上均是小文人作出,见87687767),故我补充了小文人的签名。由于并非“漏签”而更类似显示/格式问题,我直接复制了签名而未使用{{未签名}}模板。如有异议可提出。 ——自由雨日????? 2025-08-04 (四) 01:58 (UTC)回复
(!)意见,大概在2011年时,我刚注册中维,那时英语维基已300多万条目、中文维基才40多万。现在过了14年,英语维基700万条目、中维150万。虽然两者的条目数比例,没被拉远,甚至还拉近了一点,但两者条目质量的差距仍有点多,英维大都是高品质的,由大量不同人创建、编辑改善过的优质条目。
只能说双方语种的人口基数差太多。
美国人口3.4亿、英国人7千万,英语系母语人口就近4亿多,这还没算加澳新,英语又是国际语言,全球十几亿的非母语市场,泛用性非常高。
反观中文维基,台湾人口2300万人、香港750万、澳门50万、新加坡600万、马来西亚华人750万、加上欧美加海外华人,总计大约5000多万人,若再加中国大陆爬梯子出来的,也不会再加多少。
中维不仅人口基数少,整体条目质量也参差不齐,若想和英维比,我个人认为,既使现有中文编辑者,每个人连续作超过10倍于他们编者本人工作量,也无法赶上这种人口基数的差距。结论,我觉得还是照着自己生活规律,想编就编,不想编就躺一下,可能会比较实际一点。--Znppo留言2025-08-04 (四) 12:32 (UTC) ??1回复
基数差只是一个数字上的差异,但人少不等于做不出奇迹。编者可以靠编辑松找出来(还要是线下的那一种,吸引新血),而中维要填的坑,确实很多很多,光是欧美相关的已经可以慢慢弄了 囧rz……。但轻松还轻松,DC也快要来了,为了荣耀,相信大家也不会松懈。

@sunAfterRain预测看似没有价值,但里程碑这东西毕竟对你维来说还是一个蛮重要的象征。欢迎大家来竞猜,通过另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迎接下一个里程碑的到来,岂不乐乎?

简而言之,我们要弄的只有两个:。既要继续把坑填好,还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把中维一步一步的弄好。中文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我们尽可能把它一一实现。—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17:40 (UTC)回复

@小文人你自己都承认预测没有价值了还要我回应什么 囧rz……
我不反对纪念里程碑这件事,但我实在认为竞猜活动这种方式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水了一堆编辑但最后得出来的东西相当于没有价值,嗯……
就算说要给猜的最接近的人奖品之类的,很明显会有刷编辑&使用傀儡等等乱七八糟的操作(你维一堆爱慕虚荣的人,不是吗?用这个词绝对没有要玩MyGO!!!!!的梗),这是我不乐见的。
P.S. 我认为与编辑松不同的点是,编辑松的排行积分计算是有考虑质和量的,但你这个预测活动根本不考虑质和量。水编辑又不难水,像是SickManWP那种批量创建条目多好建啊?再说我随便建一大票G1G2G3也会被计入这个预测活动的计数好吗……--SunAfterRain 2025-08-04 (日) 19:08 (UTC)回复
我没说过预测没价值,也没有提过“给猜的最接近的人奖品”,只是取了邻家的那个荣誉梗来说说罢了。竞猜池本身不是人家海马乐园那种捆绑商业元素的活动,只是想形成社群里一个有特色的次文化(邻家甚至开出了一个“无限条条目”的恶搞竞猜)。
作为提倡者,我只能说:我一向持假定善意态度,条目之创建,质与量二者不可忽略其一;至于G1/2/3类条目,相信大家也不会胡乱创建的,对吧?(至少翻译自外语的也未必出现这种情况)--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三) 17:51 (UTC)回复
给奖品是我说的好吗()
关于你假定善意这点,那我只能说你实在太小看你维了。至少就导师计划(指Growth)与社群近期提报看来,你维很大一票人都没有这个自制力,连用存废和谐讨论刷编辑的帽子收集狂都出现了我还能说什么?
另外翻译自外语的部分,就我过往逛条目挂上的一大票粗劣翻译模板加上近期见识的各种翻的不像人话的条目,真的,只能说微妙……--SunAfterRain 2025-08-04 (五) 05:01 (UTC)回复
那翻译的问题就只能说是个别问题了,即便现在有AI便利了翻译的整个流程,但感觉还得要靠编者去守好尾关(虽然部分问题可以归因于原文编者写得不够好〔近期在译某机厂条目就已经是这样了,用语不够正规〕 囧rz……)。
而自制力也是一样,蛮看人自身的。社区的风气是靠大家去创建的…(后删)
大家加油吧,更多关于条目质量提升项目的就留在下方讨论。--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三) 16:46 (UTC)回复
原来大家在冲数量。那我帮着把数字垫高一点点好像也跟着有点用处了。不用追着看我弄出了什么,就是不喜欢留痕又与某恶言频出后全不当一回事的XX管理员私怨难解才不注册,这都过了十几年了。真想看的话,到自动筛选处找时间和题材都相近的条目即可。
至于品质问题,这跟在维基内不出恶言一样,纯然是对自己负责。他在管理员选举中出言不逊还顺利当选是他这lucky b*****的事,我维持住文字品质是我自己的事。--~2025-97535留言2025-08-04 (日) 20:09 (UTC)回复
怎么看出“原来大家在冲数量”的……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日) 20:27 (UTC)回复
虽然不至于是冲,但是英维还是很在意700万这个数字?--日期20220626留言2025-08-04 (三) 02:48 (UTC)回复
应该这样说,里程碑这样东西,大家都想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毕竟700万是第七个百万,就如当年我维突破百万条目那样,需要另辟页面以作印记,对吧?--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05:48 (UTC)回复

隔壁700万条目的启示

[编辑]

上月隔壁迎来第700万篇条目的诞生,不得不哀诉这边在条目的维度与数量上还真的是远远不够。眼见动员令也快要来了,感觉也可以试试弄一个长期的条目竞赛,以DYKA为基础,以竞赛的形式勾引大家的编辑欲,共同加速条目的增长量,同时也找个机会改善现有的条目,提质又提量。

初步想法如下:

  • 每次以一个月为单位,弄完整个月的条目后,再开启另一个月的挑战。(例:先补完2024年1月的DYK条目,再开始填同年2月的坑;填完12月的坑,再开2023/2025年的,想向前一年走,还是向下一年走,可以再讨论)
  • 考虑设立维基贡献给每一期竞赛中有突出贡献的写手。

愚见如上,欢迎讨论。--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二) 17:02 (UTC)回复

长期编辑松容易引致疲劳,要谨慎办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二) 18:46 (UTC)回复
对,长期编辑松恐怕会给予长期的维基压力,引起编辑疲劳是肯定的。--xiaohuangbo给我留言 2025-08-04 (三) 10:55 (UTC)回复
不考虑长期编辑松,毕竟在维基的时间还是有限的,年内还有可能外出旅游。当然我年内也创建了很多条目,主要是翻译自英语版的某些板块条目。先庆祝隔壁700万条目达成,但中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一起努力。--Shwangtianyuan 让中国再次伟大 2025-08-04 (三) 11:06 (UTC)回复
我花了几年时间,才把英国各城镇出身的人的分类整理好--Dragoon17cc留言2025-08-04 (三) 21:03 (UTC)回复
先把WP:条目质量提升计划WP:协作计划复活再说吧。--PexEric 2025-08-04 (四) 09:44 (UTC)回复
在维基百科里,"提升项目"之类的项目,有些可能会有项目期间,会预计何时结束,不过多半不会按预计时间结束,会变成一个"好像一直在持续,未照预计时间结束"的项目。我有幸参与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项目/基础条目攻坚战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项目/科技提升计划/第二期,并且将这二个项目结束存档(没照预期时间结束,但至少有结束)。若不是追求短时间的编辑量,有预定项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XX项目"是不错的作法。--Wolfch (留言) 2025-08-04 (五) 04:28 (UTC)回复
@wolfch最近翻看生物学提升计划,感觉如果弄计划的话,一期2-3个月的时间应该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讨论,虽然这个可以靠另辟Telegram频道讨论。
正如小弟早前所述,范围可以是“DYK、美加交通”之类的,后者至少可以作为子项目形式添加到“四通八达提升计划”里头。
至于协作计划,感觉可以找个隔壁篇幅长一点的优特内容作为复活的第一个项目来试试?(参考)--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三) 17:01 (UTC)回复
还有WP:每周翻译,今年看着像是长期没人跟进的样子……--Jason2016426留言2025-08-04 (六) 14:51 (UTC)回复
不是没人跟进,也许是大家看到话题不太合口味吧 囧rz……(小弟:趁着DC可能会帮忙补一点吧,尤其里头有一些在原文已达GA,哈哈)
但长远还是要多点人参与才行,翻译需要靠大家。--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一) 12:30 (UTC)回复
突然觉得好热闹,这个话题居然有17人参与讨论,比上次中文版超过日文版的讨论人数要多--Htmlzycq留言2025-08-04 (二) 18:33 (UTC)回复
@htmlzycq会不会是因为这次引入点是人家又一百万达成?毕竟700万可是一个大数字;同时这回书生眼见我维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提出的那些活动更受大家关注吧?--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五) 16:41 (UTC)回复
可以说大部分wiki的活动都只有少数几个人参与。阁下最近在不断创建消歧义,在下很佩服,之前在下想大量创建,但被以“全红链消歧义”的理由提删了 囧rz……--Htmlzycq留言2025-08-04 (六) 07:59 (UTC)回复
正如wp:EDITHON所说一样,要如何做好宣传已是一大关键,问题在于你会怎样处理。光是面向全站发布的软件公告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也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或许会有意外惊喜?)--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一) 16:29 (UTC)回复
@htmlzycq补充一下,为什么近期会开始弄一批消歧义?一来“字母数字组合”这类消歧义真的比较欠,有些还要是以重定向方式连接至其他条目,那其他同名不同义的呢?就需要靠消歧义来帮忙了。另同时这批页面中,也有为数不少的红链正待有心人去把它们补完,也许这就是另类鼓励编者们填坑的方式吧? 囧rz……--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16:02 (UTC)回复

DC相关小计划提案

[编辑]

编者回应 竞赛只是其中一个提议方式。近来书生想起COTW,想出了几个短期又能配合动员令的小计划:

  • 美加交通提升计划:自感中文区在这方面的条目真的十分、十分的欠缺(顿然想起CTrain、纽约市公车等子主题),有一种类似消红任务的构思。
  • 新条目推荐攻坚战:源于上文拟议的类竞赛提案,不过分追求计划期内会否成功填完一整个DYK hook的坑,重点志在参与。

暂时想到的就只有这些。—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三) 18:08 (UTC)回复

另外,台湾现有捷运路线,条目品质参差不齐,可借由小文人君的提议方式去进行。--Sinsyuan?? 2025-08-04 (四) 02:02 (UTC)回复
@sinsyuan你这样说,可以来一个台湾捷运提升计划(平行于美加交通的那个),建议与DC23同步进行,详情日内再开项目页面说说。—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17:40 (UTC)回复
欢迎参阅WikiProject_talk:台湾#是否要重启“台湾条目提升计划”?--Sinsyuan?? 2025-08-04 (日) 23:40 (UTC)回复
(~)补充,上述小计划拟议作为台湾条目提升计划下的子计划而存在。整个提升计划所涉范围较广,而捷运/交通作为其中一个范畴,可考虑以子计划执行,初步定时间窗为约2个月(建议7月随DC同步举行)。美加交通提升计划等做法上也类似。--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三) 17:56 (UTC)回复
(!)意见:如果动不动以社群共识的名义对与己不同意见的编辑者实施无限期封禁,感觉发展目标确实遥不可及。--Zhenqinli留言2025-08-04 (四) 14:36 (UTC)回复
@zhenqinli这毕竟还要看个别人士的处理风格。但我们也想希望有一个和平、友善的维基社区,对吧?—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17:40 (UTC)回复
如果是交通的话,由于交通迷的存在,需要划高的质量门槛。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六) 12:46 (UTC)回复
@魔琴可以参照英维那些同类优特条目做对照,人家有了示例,我们或许可以拿来做参考。当然,还没计大量还没填坑的各类外国道路条目 囧rz……。—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17:40 (UTC)回复
还有,我觉得可以来个中国本土国道补缺计划(含国家高速、普通国道);2022年规划的国家高速还有22条没有条目。其它一些高速条目也得更新了(比如太原绕城高速),我觉得这些事项可以作为动员令的一个子计划。— 如有事,请快来沟通 2025-08-04 (三) 05:58 (UTC)回复
光是我的缺旧差图补充项目,参与的人数就非常少,然而急需大量维基人去补拍。现在在这个项目内活跃的维基人只有十余个,根本不够。--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五) 14:18 (UTC)回复
@owennson图片确实难补,毕竟你得要有空才能四处补完(还没计出入口你还要出站才能拍)。但条目呢?同样需要时间去翻译、去创建、去修补。近来在处理各种字母数字消歧义、交通类条目时,才发现遥遥领先的隔壁,我们很难追得上,光是A国、U国各种公路类条目,我们这边还欠巨多,以量来说已经足够建一个计划来加速消红了 囧rz……--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05:44 (UTC)回复
也许项目页面可以是把所有合格来源少于10个,字数少于XXX字的条目都列入,鼓励大家补充内容(笑)。--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日) 08:30 (UTC)回复
个人不会硬性给“合格条目”的来源数目定标准。无疑隔壁内藏大量A国、U国等国外公路类条目,光是优特内容已有一大堆待我方消红(如各条华盛顿州州道),但能提报的下限一定是要能符合DYK标准。迟点会以A国公路(含国道、州道)为试点,望大家关注参与。--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日) 17:06 (UTC)回复

里程碑标志

[编辑]

如子题,看到当年40万、60万、百万条目等都设里程碑标志,眼见150万条目达成之路不远矣,何不开始思考一下该如何为即将迎接的里程碑弄个设计呢?(参考wp:宣告#里程碑)—飘流书生见山 · 客栈2025-08-04 (二) 15:13 (UTC)回复

管理人员申请意向调查:1F616EMO

[编辑]

感谢各位的意见,我会就当中正当合理者作出改善,再考虑是否在十月参选管理员。邀请各位前往Wikipedia talk:管理人员申请意向调查 § 就管理人员申请意向调查征集意见就此类调查的程序定案继续发表意见。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六) 02:10 (UTC)回复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我希望于接下来的10月梯次管理人员选举中参选管理员,主要希望协助处理AFDANM、和管理权限相关的WP:AF/FP等积压,通过总结社群共识判断应该采取的行动。既然“管理员没有任何高于其他用户的特权,唯能实现社群讨论所得的共识”,管理员最重要的技能即是总结社群共识,又“共识应当考虑到所有正当合理的意见……以形成符合维基百科原则的共识”、“采纳多数人的意见,并和重要少数的意见作出适当妥协”,是故管理员必须能够判断何谓不正当合理的意见,以及判断一讨论的结论是否已经考虑到重要的少数意见。私以为我能够判断不合理意见,并就不合理意见作出论述,并能完整阅读讨论而作出判断,具备在各议题中总结共识的能力,故能胜任管理员一职。

我在2017年6月加入维基百科,至今已有八年,当时使用Emojiwiki这一账号,后以新账号重新开始并注册本账号,约一年后披露关系。虽然因新手会相关的行为,狭义上我不会将Emojiwiki时期算作是参与维基百科社群的时间,但该段时间也让我累积条目编写上以及站务上的经验。自今年一月起,我开始恢复参与社群事务以及站务,亦申请巡查过滤器编辑者等权限,以在不同的领域作出贡献。目前,我多于最近更改进行巡查,偶尔重写在最近更改中看到被长期破坏或品质非常低劣的条目,尤其是劣质生者传记其他新条目或重写贡献则以英文翻译条目为主,2025年前多涉及电脑软件,往后则多是其他英维品质比中维显著地高的条目,以英维条目作为参考来源库及格式参考而非直接翻译,并按本地习惯及建议进一步改善。

希望各位就我当选管理员的可能性给出意见,并就潜在的不足给予提醒,因合理的建议不但对申请管理员权限有用,亦能让我在现有岗位上改进贡献和交流的方式。此外,本次管理人员申请意向调查是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次,邀请各位参考英文维基百科上意向调查的运作方式,并继续就意向调查的细节、相关规定乃至是否继续保留给予意见。邀请参与意向调查征求意见的编者@SanmosaEricliu1912YFdyh000Stang。--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五) 17:48 (UTC)回复

修葺条目不一定要跟管理员账号或能力挂钩吧?如果说问题的话,做事过于一板一眼,根本不考虑现实情况,待人接物上这样做管理员会很忌惮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08-04 (一) 02:30 (UTC)回复
Wikipedia:管理人员申请意向调查,好像是你自己创建的,参考en?不过这类管理员申请意向,可以等每季度的管理人员集中选举征集期时自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08-04 (一) 02:35 (UTC)回复
熟悉方针和指引是一回事,如何视乎不同情况采取更合适的措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这点而言,我认为此君明显是不合格的。--????2??3??留言2025-08-04 (一) 03:15 (UTC)回复
有点难以理解楼上两位的说法,熟悉并遵守方针指引不才是管理员的基本要求吗?如果认为现有方针不完善,不应该争取共识修改方针么?指责遵守方针处理事务的用户,并以此为由认为他没有成为管理员的能力,恐怕是不合理的吧。--FradonStar?? · ?? 2025-08-04 (一) 04:02 (UTC)回复
熟悉和遵守方针指引是管理员的基本要求,但更灵活地执行方针指引同样也是一个合格管理员的基本素养,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他之前针对一些问题发表高论的时候你没参与,你是没见识过他的说话做事风格的,你不理解很正常。--????2??3??留言2025-08-04 (一) 04:39 (UTC)回复
@CwekLiu116须注意管理员惟能实现社群共识,而方针指引——我更愿称之为成文共识——也是共识。“部分编者在特定地方和时间所达成的共识,不能凌驾更广泛的社群共识”,方针指引作为需要征求意见公示的成文共识,当然是“更广泛的社群共识”;而任何共识都需要在维基百科成立原则的框架下解读。若谈我和两位之前的纷争,即WP:VPD#关于各虚构作品的列表因为关注度被大量提删,明显是两位以及部分其他用户以过往习惯、执行困难以及个人喜好尝试推翻基于维基百科原则和成文共识作出的行为。看到这个情况合适的措施又应该是什么呢?如果所谓“灵活”是指违反维基百科的原则和广泛的成文共识而跟随部分编者的共识甚至个人意见,颠倒黑白,把维基百科的基石挪开,那么我宁可“墨守成规”——指的是以常识理解原则,再以原则理解和框定成文共识,再以成文共识框定部分编者的共识的适用程度、编者言论是否正当合理,以及什么观点应该在折衷方案中被考虑,因为“维基百科不墨守成规”并不能用来包庇与创建自由百科全书的初衷相违背的行为,只是指出“方针与指引所蕴含的原则和精神比字面措辞更为重要”,其反对的是维基法匠的存在,而非对原则以及成文共识的遵守。--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一) 04:57 (UTC)回复
关于这类作品角色列表的分拆问题,先声明一点,Wikipedia:收录标准/虚构是2019年8月才成为指引,并且规则上也是要求讨论的,但我认为因为过往存量的问题,或者出于法不究往的考虑,这类一般不太管,至少新出现的是有这个考虑。而且仅因为追求Wikipedia:可供查证或者Wikipedia:非原创研究,那像Category:缺少来源的条目从建站无多久就出现的条目就没有这个闲心去追究。还是说哪个茄子软就捏哪个?将方针念得头头是道,不代表真的能做事。——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08-04 (一) 06:09 (UTC)回复
反对因为过往存量的问题,或者出于法不究往的考虑,这类一般不太管这个观点。维基百科设立共识与方针的目的本来就是规范全站内容用的,而不是出台方针之后时间范围内的新贡献用的,法不究往的原则针对的是方针出台前对“人”的约束与处罚,而不是对与共识相悖的条目的容忍与无底线包庇,那按照这个说法,难道“关注度”方针出台之前所有不符合关注度标准的条目都可以保留吗?--FradonStar?? · ?? 2025-08-04 (一) 06:16 (UTC)回复
觉得共识有问题可以达成新的共识嘛。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电视/存档二#正式提案,电视系列给了半年时间改正,ACG需要多久?拿不出推迟解决的共识,却要对维护方针的用户追责,还大言不惭地说“将方针念得头头是道,不代表真的能做事”。我们确实有WP:IAR,但是保留这些条目到底对“恰当地改进或维护维基百科”有何作用?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06:26 (UTC) ??1回复
Wikipedia:收录标准/虚构自己看后面“处理方法”章节怎么写,没有处置方法?有。能不用通过提报存废讨论就能处理吗?能。那些编辑怎么呢?只是提报存废讨论。——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08-04 (一) 07:43 (UTC)回复
同意FradonStar、魔琴的意见,百科全书是给百科全书的读者看,而不是满足爱好者,处理不适当收录的内容不仅绝对没有错,而且还是应该的。--黑暗魔君留言2025-08-04 (一) 07:06 (UTC)回复
如果考虑实际操作上,Wikipedia:收录标准/虚构也订立过——这类条目应该可以考虑合并到对应条目上,甚至这个行为完全可以自行处理,而不单只是提报关注,当时这样大量的提报,只会令我想起这个人:LTA:SiuMai。——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08-04 (一) 07:37 (UTC)回复
之前1F616EMO还错判了一个角色列表条目:黑色五叶草角色列表。他给这条目挂notability模板,然而我翻英文版条目后发现有两个子主题已经有独立条目,且内容相对饱满,放中文这边已经明显符合Wikipedia:收录标准/虚构#虚构集合的要求了,明明可以等有能力者动手改善的事情,非要挂上删除性模板,这种人显然无法胜任管理员,然而却还是有人要为其辩护真是可笑至极。--????2??3??留言2025-08-04 (一) 10:43 (UTC)回复
我建议你现在就去找所有用户的提报关注度、提速删、提删纪录。按你的说法,只要有一个没有被删,就是意味着他明明有能力就不去改善,不能胜任管理员。还没当管理员的,下次RfA直接反对;是管理员的,既然他不能胜任管理员,直接RfDA。看看你维有几个人能够胜任管理员。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1:20 (UTC)回复
最近选上的Kanashimi好像倒是真的没怎么提报关注度、提速删、提删?--日期20220626留言2025-08-04 (一) 11:38 (UTC)回复
这条留言是为了说明? ——自由雨日????? 2025-08-04 (一) 11:39 (UTC)回复
本身是不想说明什么,纯粹看到魔琴的假设是有结果可以对得上的......--日期20220626留言2025-08-04 (一) 11:42 (UTC)回复
然而魔琴明显是用归谬法在论证对方逻辑的不合理性,你却直接将假设“当真”然后分析起来…… ——自由雨日????? 2025-08-04 (一) 11:45 (UTC)回复
当真分析其实也没问题啊,最后我们发现没参与过关注度和删除制度站务的用户才有资格做管理员,才有资格给删除制度打扫卫生。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1:51 (UTC)回复
我只是举个例子说明印证了我的看法,到你这里就变成了要复查所有人的提报是不是错误的。--????2??3??留言2025-08-04 (一) 11:55 (UTC)回复
你的逻辑是:存在错误提报 => 不能胜任管理员。我说的没错?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2:00 (UTC)回复
通常一个错误提报确实不能说明什么,但跟他过往提出的观点结合起来,这个提报恰恰能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我当然有理由不认同他当管理员。那要是我在这个讨论之前没跟他接触过,我拿出这个例子,那才是真的逻辑有问题。--????2??3??留言2025-08-04 (一) 12:15 (UTC)回复
查了一下1F616EMO和Cwek的互动历史,看来是指这个讨论?正好Liu116也在里面。嗯。有意思。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05:09 (UTC)回复
严格来说,不止。例如Wikipedia_talk:删除#在存废讨论中禁止/建议避免使用图示标记立场。——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08-04 (一) 05:44 (UTC)回复
如果上面的两位真是以魔琴提到的那个讨论串为主要原因不认可1F616EMO参选管理员,恕我难以认同二位的观点。
在此之前我其实并不怎么参与站务讨论,前面提到的事情也是刚才点开讨论串之后一条一条读下来之后才得出的上面的结论,因此,即使前面有两位用户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就前面提到的两个讨论串而言,我认为1F616EMO在坚持原则与执行共识方面都充分发扬了维基百科精神,值得鼓励参与管理员的选举工作[参选管理员]。--FradonStar?? · ?? 2025-08-04 (一) 06:10 (UTC)回复
上面引述删除相关的讨论,是因为有管理员插了一嘴,至少认可彰显标识的实际作用,1F616EMO之后才提出拆分方案,也就是其第一提案的目标并得不到主要执行者的管理员认可。其他特定编辑认可只是一部分编辑的意见(如果根据我的理解,那个讨论认同这些标识的不需要,主要来自于U:自由雨日 和 U:Sanmosa 的意见),1F616EMO虽然在引述方针规则上很有心得,但因此我认为其只是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反而不能实际运用。就如这个讨论上,我认为其实管理员对于一些缺少明显争议的,能快速判断的存废讨论,标识的示意效果更好;但如果这些示意意见中,存在有争议的意见,管理员在执行操作时应该要考虑这些讨论意见,而不单纯地只看标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08-04 (一) 07:29 (UTC)回复
这不是“反对他人遵守方针”,恰恰就是因为有些人如同Cwek所说的这样的“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反而容易招致反感,熟悉方针是一回事,但如何以更恰当的方式遵守与执行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后者反而比熟悉方针本身更为重要。处理站务有时本就是不讨好的工作,管理员权限更多更是如此,例如打击破坏者、处理争议等等,以前有过一个Mys 721tx,动手执行一些棘手封禁工作那叫一个果断,但为什么还是被解任了呢?就是因为太过于果断了,给人一种“一板一眼”的感觉,反而招来一些人的反感,我没有参与Mys 721tx解任案的投票,我一方面同意他执行的部分封禁操作,另一方面我对于他被成功解任完全不觉得可惜。1F616EMO何止是对方针的理解停留在文字层面,从他说出的一些话我就看出明显的缺乏人情味,别忘了,巡查权限不需要靠投票来授予,但管理员是要靠人头选上去的。--????2??3??留言2025-08-04 (一) 10:53 (UTC)回复
我听说从前Antigng也是这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一) 11:44 (UTC)回复
Wikipedia:申请成为行政员/Antigng。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1:46 (UTC)回复
1F616EMO是否“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或许见仁见智,但无论其是否如此,我认为“拘泥于规则字面,而缺乏对规则理念的理解”这一行为本身都要比频频径自绕过方针+拒绝沟通的情况更适任管理员。 ——自由雨日????? 2025-08-04 (一) 11:48 (UTC)回复
说实话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有《讨论发起位置》。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1:55 (UTC)回复
见《讨论发起位置》的相关讨论……这不是这里的话题……不过说到“不理解”的情况的话,若对某一方针指引等共识“不理解”,应当阅读先前的相关讨论来“理解”;更进一步地,可以结合可靠来源(主要是内容方面的)和社群实际运作、外语维基百科(主要是社群相关的)等等各种角度去分析方针指引等共识是否合理,并提出相关讨论或提案——在新的共识形成以前,遵守旧的社群共识。就这一点来看,你和1F616EMO显然都是这么做的,就这一点即比“反对某一制度便持续违反”显然更适任管理员。 ——自由雨日????? 2025-08-04 (一) 12:03 (UTC)回复
鸡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一) 16:54 (UTC)回复
补充一下,我其实对这样的行事风格不反感,没有要指责的意思。但也可能是因为混太久了,脱离了一般编者(或新手)的心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一) 17:30 (UTC)回复
看看Mys 721tx解任案的理由和反对票附言吧。都说他滥权,怎么你又说是因为执行方针太努力了。啊,还是说,正是因为他执行方针太努力了,得罪人了,所以被罢免了?那我可得重提废除匿名RfDA,甚至废除罢免制度了,因为RfDA会成为你维管理员在执行方针时的巨大心理障碍。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1:49 (UTC)回复
Mys 721tx在遭解任一两年前封禁的一些用户,确实都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说话听不懂,有的长期侵权等等),而且还是长期性的,确实是需要处理,问题就在于Mys 721tx执行的尺度没有把控好,容易给人一种过于严格的感觉。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更何况是得罪他人本就是在所难免的管理员。还有这和废除RfDA制度没有任何关系,该果断的时候果断一点,该温和的时候温和一点,还有什么心理障碍?--????2??3??留言2025-08-04 (一) 12:53 (UTC)回复
没话说。马上提废除SP。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一) 14:43 (UTC)回复
不太认同楼主现有的编辑作风,因此不会支持。
没有人有资格审判别人的编辑。作为维基百科编者,写完一篇文章后,过几天再阅读,发现还能写得更好,于是修改,这是很正常的事。--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1:41 (UTC)回复
@Owennson关于“没有人有资格审判别人的编辑”,如果说我最近跑去“审判别人的编辑”的事件,应该是我最近趁着动员令往DYKC投下一堆反对票的事情。这个“审判编辑”分为两部分:
  1. 编辑结果:编辑的结果即条目的内容,当然可以根据维基百科的原则、方针、指引、共识以及沉默共识作出评价,即“审判”,这点在内容评选中尤其如是。何谓“评选”?“to choose through public appraisal”,即“通过公众评估来选择”。既然是“评估”,必然需要判断条目内容是否及格;换言之,即“审判”主编的编辑。这点在目前投票制的内容评选制度中尤其重要,因为有太多编者都是只看一眼就投下支持票了,这样只能确保内容大致不违反格式手册,却无法检查内容问题。
  2. 编辑过程:这点当然没有资格审判,因为要议论的从来不是条目背后的主编,而是条目本身。当主编的编辑习惯和过程导致条目处于不及格的状态下时,自然可以批判条目内容;但若主编确实过几天再阅读,发现有可改进之处,并确实改正,也就没什么可指责的了。
阁下所言是否有更确切的案例?如果有,我可以检查当初是否有做的不当的地方,或就当中的误解作出论述。--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2:30 (UTC)回复
想起来了,是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理念问题。我在下面已经把话说清楚了,而且阁下一直没有提出什么确切的案例,实在无法更深入地论述。上面关于“审判”评选的论述,阁下也可作为参考,重点是“审判的从来不是人以及习惯,而是编辑的结果——条目本身”。--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2:38 (UTC)回复
既然“审判的从来不是人以及习惯”,又为何在该处会提及封禁以及禁制?这是因为这两个措施都是为了阻止扰乱而存在的,而扰乱是客观行为而非对动机的判断。(相反,破坏包含对编者动机的判断,乃是社群根据经验法则判断某编者的编辑,认为其动机很不可能和维基百科的目标吻合,即非善意;但同样,封禁和禁制作用于破坏者,并非因为其动机如何,而是因为其行为构成严重扰乱。)封禁方针明言“封禁应具有阻吓作用,以防止维基百科受破坏及扰乱,阻止当前持续的破坏行为,并避免往后再出现同类情况”;至于禁制方针,虽没有直接指出,但从各种禁制中使用的“认定用户行为严重损害维基百科编辑环境”(仲裁委员会全站禁制)、“常用于用户在个别页面出现编辑争议或仅在个别页面作出不当编辑的情况”(页面禁制)以及“阻止用户编辑其作出扰乱性编辑的主题下之所有页面”(主题禁制)等措辞可见,禁制的目的也是为了阻止扰乱行为。进行封禁从来不需要把判断上升到编者本身,只需要看该编者的行为,并判断留着这个编者是否会对维基百科有利,或是否应该让该编者暂时停止编辑,即可判断。--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2:47 (UTC)回复
的确有一些维基人会把编辑争议视为破坏,然后回退。如果这些维基人提报其他人到VIP,说不定还真就封禁了。我当年就被短暂地封了两次,纯粹就是编辑争议的问题。最后那位管理员被集体罢免了。--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4:20 (UTC)回复
“把编辑争议视为破坏”:我没有这样说,编辑争议从来是通过讨论解决的。如果绕过正常的讨论程序而进行编辑战,就是扰乱,但并不一定是恶意的破坏。至于Ellery的解任理由是“拒绝沟通”以及“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封禁”,在我看来还有避嫌以及假定恶意的问题,和编辑争议本身没有关系——就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别的情况,也会同样被DA。所以,阁下把Ellery举出来,是希望论证什么?--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5:22 (UTC)回复
难保阁下也会因为我写的文章写得不够好就把我给封禁了。--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5:35 (UTC)回复
? ——自由雨日????? 2025-08-04 (二) 05:40 (UTC)回复
@Owennson
  1. 先说封禁的意义。如果编者写的条目内容是垃圾,自然需要回退、警告;如果编者在多次警告下依然不改善,依然产出垃圾条目,这时就会认为编者的存在会对维基百科达成其目标造成危害,所以才作出封禁或禁制。如果阁下自认为自己文章写的烂的、活该被封禁的,就请闭关修炼,或者离开维基百科;如果阁下自认为文章过得去、出得了台面、能符合维基百科的目标的,欢迎继续贡献;如果阁下认为自己的编辑虽然符合维基百科的目标,但还有改善空间,且愿意学习的,也可以留在这里,虚心求教。封禁是预防性的,不是惩罚性的;也不是针对编者的,而是针对编者的行为的。只有行为与维基百科的目标相悖,又没有改善空间者,才会被封禁,这就看您的编辑如何了。
  2. 然后是条目的品质。条目品质从来不是“赶快焚化”与“典范条目”的两极标准,更像是一个光谱,紫外线是典范条目,红外线是垃圾条目。在这之间,还有大量的初级、丙级、乙级、优良级以及甲级条目,难道这些都要删除吗?编辑和其他行为同理。“不够好”不是否定编辑的理由,只有“和维基百科的目标相悖”是否定编辑的理由。需要例子的话,我最近写的条目有参孙海水吸入症候群浯屿岛,全部都在不同的意义上“不够好”(参孙是缺少多个面向的论述、海水吸入症候群是明显不熟悉主题而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浯屿岛是地域限制导致找不到太多来源扩写),难道都要删除、封禁编者吗?
既然阁下已经参与维基百科多年,相信阁下能够做得到一个编者的基本功,虽未至于写出完美条目,亦能写出基本符合维基百科的目标、方针、指引和共识的东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但假若阁下自知未能做到,却依然赖在维基百科不走,也不尝试提升自己,为维基百科带来扰乱性的行为,那就是不知廉耻且该被封禁了。副知@自由雨日。--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6:45 (UTC)回复
WP:请读条目并不是任何方针或指引,只是论述。就维基百科而言,不能构成任何“违反方针或指引”的行为,因此不能作准。对了,编写这一项论述的人正是现在被封禁的某位人士吧。--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6:52 (UTC)回复
不读条目本身并不构成违反方针指引的行为,但您看看我上面写的是什么?“维基百科的目标”,我甚至都没有提及方针指引。不读条目,怎么写好条目?不写好条目,怎么建设百科全书?不建设百科全书,怎么达到维基百科的目标?不能达到维基百科的目标,赖着不走干什么?所以说要读条目。“如果阁下自认为自己文章写的烂的、活该被封禁的,就请闭关修炼,或者离开维基百科。”这篇论述的合理性和其主编是否已经被封禁毫无关系,除了请读条目,还请读论述,不要因为主编怎么怎么就否定论述,这不是正当合理理由。--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7:06 (UTC)回复
我也希望如此。不过愿意读一遍条目的维基人也不多,难不成全部都要封掉?另外我个人更倾向制造一个大致上的模板或是格式,这样方便N个条目共用的做法。这样只需要模板/格式合格了,其他的问题都不用管,也能省去“再读一次”的麻烦。--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7:13 (UTC)回复
首先,您的话有笔误。阁下应该不是在说要封掉“愿意读一遍条目的维基人”吧?姑且理解成封掉“不读条目的人”了。
然后是回答。封啊。不过也得看他们怎么扰乱,是不是愿意自己闭关修炼,或者识趣离开,又或者NOTHERE病有没有发作,不发作倒也还好。不要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当作是不回归正确方式的借口。--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7:46 (UTC)回复
要是真这么搞,只会累死我这种维基人...光是我的缺图补充项目就足足花了我五年时间才整理完毕,这还只是中国各地铁站和高铁站的缺图而已。要是扩展到条目长度、来源数量,恐怕要把我榨干。而且条目写得好不好,其实十分主观,跟照片拍得好不好一样,这也是某些人经常与人冲突的原因。--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7:56 (UTC)回复
“要是真这么搞”,指“搞”什么?我看不懂。要是封禁掉扰乱者,才是让条目品质提升,您这样的巡查者不用操心太多吧?--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8:10 (UTC)回复
写得好不好,100人心中有100把尺子,量化起来也很困难,有些人觉得5个合格来源就够了,有些人觉得20个才够;有些人觉得51字就足够了,有些人觉得要200字,有些人觉得要500字以上。光是标准应该如何制定已经足够令人吐血了。--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8:30 (UTC)回复
到底在说什么?如果有人无法判断条目写得通不通顺、语法正不正确,那是语文水平的问题。如果无法判断来源够不够,那就是没有读条目读来源。如果所有人都用你这套话术“写得好不好,100人心中有100把尺子”,是不是全部条目都可以不负责任地乱写?--黑暗魔君留言2025-08-04 (二) 08:48 (UTC)回复
事实还真就是如此。多的是人写不出最低下限的条目。--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8:59 (UTC)回复
我还是不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难道你想说“多的是人写不出最低下限的条目”,所以标准就不该维持?--黑暗魔君留言2025-08-04 (二) 09:09 (UTC)回复
如果坚持维基百科的内容水平质量必须有最低下限,那么现有在维基百科上的大量条目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整。说实话这个难度很大,工作量非常多、非常累人。--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9:22 (UTC)回复
不想干可以不干,但请不要妨碍想写好条目和建设百科全书的编者。--黑暗魔君留言2025-08-04 (二) 10:00 (UTC) ??1回复
“不要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当作是不回归正确方式的借口。”当然要顾及编者的工作量,但不能因此否定符合维基百科原则的做法;可以循序渐进,但不能裹足不前。--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10:01 (UTC)回复
其实条目评级也有类似问题。--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10:22 (UTC)回复
讨论重构:使用{{outdent}}整理讨论。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10:04 (UTC)回复
@1F616EMO,我比较希望做的是把条目内容标准化,同类的条目只作少量适应性修改就可以重新应用。--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16:08 (UTC)回复
此次{{outdent}}割断了下方的回复结构,或造成误解,已经修正。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16:28 (UTC)回复
@1F616EMO:不仅是这个,而且他回复的位置也根本不对吧?这条明显不是在回复“整理讨论”。 ——自由雨日????? 2025-08-04 (二) 16:29 (UTC)回复
如果说您这里的主张,可以是针对管理员应该如何判断编者的编辑是否符合维基百科的目标作出评论和意见,您这句话就开始完全离题了。条目内容怎样,和我当不当管理员有什么关系?“管理员没有任何高于其他用户的特权,唯能实现社群讨论所得的共识”,社群达成什么共识就怎样做,管理员这一职位本身不会带来任何影响力和执行上的不同。此外,这完全不是不看条目的借口——就算是模板,也需要检查填写的东西是否合理、文法上是否通顺、查证上是否符合来源。--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16:39 (UTC)回复
我始终认为“再看一遍”和“反复检查”不是义务。而且根据我在上方留言的观察,同样存在不少维基人认为“再看一遍”和“反复检查”不是义务的人。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社群共识吧。对了,这个案例就证明了,100个人有100把尺子,就算你坚持必须高品质内容,不同人的对高品质的要求也不一样。--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16:51 (UTC)回复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成千上万的stub和substub相信全部都可以下架了 - 没有一个符合一个合格标准的。--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2:54 (UTC)回复
不是很理解“没有人有资格审判别人的编辑”是什么意思,是指批评条目写得差、写得不好也不行吗?如果是这样,所有内容评选都不用做了。--黑暗魔君留言2025-08-04 (二) 03:08 (UTC)回复
如果小作品能够符合核心内容方针,以及在篇幅所限之下符合大部分格式手册的规定,那就没什么可批判的。诚然,小作品连DYKC的门槛也跨不过去,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是违反维基百科目的、方针、指引和共识的存在,因为小作品也可以为读者带来必要的信息,只要其内容并非出自编者的臆测。为什么小作品过不去评选?因为评选有其他新增的规矩,即对于条目内容的最佳实践。但为什么小作品可以保留?因为小作品也可以符合维基百科目的、方针、指引和共识,没有违反什么。--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3:31 (UTC)回复
我当年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也以为要像话的条目才应该要创建,结果不是。当年我搞纽约地铁问题的时候就是这样,很多当初纽约地铁的车站条目的画风都是这样。我曾经提删过,结果有少量删了,但大部分都失败了。我也问过管理员能不能封禁这种制造大量substub的人,答案是不能。逼着我一个一个补完。不可谓不讽刺。--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二) 07:05 (UTC)回复
我同样不能认同当初Antigng拒绝封禁的理由。虽然第一次拒绝封禁的理由是合理的(IP封禁影响广,不应贸然封禁,不过我不明太他一个管理员说什么“我可能没法编辑了”,管理员不是自带IPBE的吗?),第二次拒绝的理由就显得不合理了(所有条目都已经超过小小作品标准)。明明可以用“持续添加无来源内容,警告无效”封禁(私以为以其创建条目频率以及不听警告的行为,非封禁无以阻止),管理员就是不处理。这对吗?这不是“不像话的条目可以创建”,而是你维的管理员从几乎十年前开始就已经烂掉了。--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二) 07:15 (UTC)回复
好吧,我再问一个问题,如果几个编辑为了确保条目质素,就着不同的用词打起了编辑战、回退战,阁下打算如何处理?--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三) 14:36 (UTC)回复
什么是“编辑战、回退战”?这些都是不好好沟通尝试达成共识的表现。无论是不是管理员,正确的应对手法都是引导双方前往讨论页,我就经常这样干(例一例二),对于自己牵涉其中的编辑争议亦是如是(例一例二)。除了明显破坏、维护生者传记之外,没有什么是迫切的需要绕过争议解决程序而直接回退的;拒绝沟通、参与编辑战的行为会“使编者互相敌视及阻碍形成共识”,违反维基媒体运动“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We solve problems better through collaboration)、“真诚、清晰地沟通,并在沟通时理解他人”(I communicate honestly, clearly, and with empathy)的价值观。“管理员没有任何高于其他用户的特权,唯能实现社群讨论所得的共识”,任何编者都应该做到这两点,即在讨论页上解决争议,以及引导争议中的编者前往讨论页解决争议,这并不限于管理员。--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三) 15:28 (UTC)回复
是的,如果维基社群真的这么美好就太好了。--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三) 16:00 (UTC)回复
社群现状也是我希望成为管理员的原因之一。你维管理员无法有效辨别非正当合理意见、未能判断共识是否已经对重要少数意见作出妥协,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而我希望通过参与管理员的共识判断工作,稍微改善这个情况。这就是“不要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当作是不回归正确方式的借口”,既然目睹了,我就希望去改正。至于编辑战和回退战的情况,我现在就在做了,往后还会继续。--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三) 16:36 (UTC)回复
检查别人的编辑和条目评选不是审判别人的编辑。--日期20220626留言2025-08-04 (二) 02:43 (UTC) ??1回复
“没有人有资格审判别人的编辑。”我经常在医学条目中抓到胡言乱语,我认为至少在专业层面上,我应当是有资格评价这些胡言乱语的条目或是翻译的乱七八糟的内容的。而这类的“贡献者”胡乱创建条目,是否回看都是很难说的。 -Lemonaka 2025-08-04 (三) 03:52 (UTC) ??1回复
在这个项目做管理员往往是痛苦的,我想我不得不这样表达观点,中文维基UUM的说是个“粪坑”,尽管我认为这有些过,而管理员经常要下去拿起扫把疏通排水管,难免沾满一身淤泥。甚至不用当选,仅仅是选举或是被选举的结果就已经让部分人足够沮丧了。
多做些条目贡献,我想自然是有人会支持阁下成为管理员的。 -Lemonaka 2025-08-04 (三) 03:49 (UTC)回复
我比较多涉足于最近更改巡查,主要协助回退没有附上来源的新增内容,并尝试调解编辑争议(见上方的例子)。若从最近更改或Category:缺少来源的条目找到写的稀烂的生者传记,我也偶尔会拿出一两条,寻找可靠来源并重写其内容。由于本人寻找来源的功力没有其他资深编者高,只能参与条目小作品化重写、新条目巡查、站务等方面的贡献,另偶尔在内容评选中就条目断言是否符合来源叙述作出检查,所以在大型条目贡献中的曝光率并不高。
其实从我最近的站务编辑可见,我已经“深陷”于这个粪坑里面好一段时间了,如若成为管理员,只是让我能更积极在存废讨论以及管理员布告版中总结共识而已。管理员和一般用户的最大不同是可以作出永久性且非管理员无法还原的举措,如永久封禁、删除页面,而这些技术性权力的执行又往往具有争议性,是故管理员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反对共识而骂街的人以及对共识有不同总结面向而反对管理员的判断的维基人。对于前者,他们是扰乱者,忽略或者提报予其他管理员封禁即可;对于后者,则回归争议解决流程,就如何解读共识得出共识,尤其是那些意见属于非正当合理意见,以及在正当合理意见中是否已经做到对主要异议妥协。(在最坏的情况下,这样会造成无限的轮回,即要得出共识以解读上一次共识,而该共识又是对另一次共识的解读;但每一次得出新的共识,也是对条目或成文共识的又一次改进,这正是“wiki process”所追求的:“A wiki [...] seeks to involve the typical visitor/user in an ongoing process of cre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hat constantly changes the website landscape.”——The Wiki Way,第16页)我不怕“沾满一身淤泥”,要是怕的话,便不会跑去干站务了。我怕的是社群人心不古,偏离维基百科的初衷和目的,磨灭了维基百科存在的理由,一切归于虚无;或者作为共识总结者而错判合理和不合理意见,未和重要少数意见作出妥协,带头偏离维基百科的价值观。--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三) 16:32 (UTC)回复
维基百科压根不在乎你或我,抱着救世主心态做事情的上一个人叫维基百科最忠诚的反对者讨论 | 贡献),上上一个叫虫虫飞讨论 | 贡献),这些大救世主,妄图抵抗社群人心不古,偏离维基百科的初衷和目的,磨灭了维基百科存在的理由,一切归于虚无的,往往也最容易跨越红线的。
则回归争议解决流程,就如何解读共识得出共识,尤其是那些意见属于非正当合理意见,以及在正当合理意见中是否已经做到对主要异议妥协。我不知道应当如何评价阁下做出此评论的心态,请再考虑考虑吧,社群真的如此成熟吗? -Lemonaka 2025-08-04 (四) 01:23 (UTC)回复
还有一些不在本地救世主心态做事的人,比如Fram讨论 | 贡献)等等,结局往往也不佳。 -Lemonaka 2025-08-04 (四) 01:24 (UTC)回复
你提的这两个跟救世主应该没有任何关系--。->>Vocal&Guitar->>留言 2025-08-04 (四) 01:52 (UTC)回复
其实是有的,WMLO一直认为中文维基只有他能救,他能做正确的事情。虫虫飞一致认为他能解决所谓的管理问题,看二位曾经的留言就知道了。 -Lemonaka 2025-08-04 (四) 01:59 (UTC)回复
@LemonakaOhtashinichiro
  1. “社群真的如此成熟吗?”当然不。虽然管理员一开始只是技术权限,但久而久之,已经被赋予在多处讨论中总结共识的任务,因此在社群中具有一定影响力。若管理员能够做到引导编者前往争议解决流程,不好吗?当然该管理员可能需要避嫌,未必能够处理该案中执意扰乱的人,但若有至少两名以正当合理的方式行事的管理员存在,事情就好办得多了。目前管理员团队中是至少存在一位正当合理的管理员的,也存在不少能做简单判断的管理员,虽然情况颇为糟糕,但也不至于彻底崩坏。
  2. “这些大救世主……往往也最容易跨越红线”、“结局往往也不佳”:想问,各位来维基百科,为的是个人在站内站外的荣誉、地位,还是为了追求维基百科的目标?在维基百科,只要行为合乎维基百科的原则,确实跟从总结自正当合理意见的共识,最坏的情况不过是被烂鬼社群RFDA打下来;但既然当管理员没有什么大不了,被解任也当然没有什么大不了,大可继续在其他位置上贡献维基百科,至不济也不会有人强行挽留
  3. 我上面说的很大,但如基金会价值观中所言“I strive for measurable progress towards our goals rather than for perfection”,又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上面所说的只是大目标,而不是小步骤,不能一蹴而就;说实话,除非时间倒流,把Mountain等大前辈重新聚集起来,也没有什么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我希望在社群中作出的“小步骤”就是在存废讨论、管理员布告版等地分辨不正当合理的意见,并在排除该些意见之后总结共识。这一步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却是在社群中做事的第二基础的行为,因为“考虑到所有正当合理的意见……形成符合维基百科原则的共识”是对每一个共识的硬性要求,每一个参与讨论的维基人都需要致力达成,每一个总结共识的维基人都需要确保完成,无论是不是管理员;最基础的行为当然是就各讨论议题给出正当合理意见,我一直在做了。愿望要宏大,但步骤要够细,“我来帮帮忙”和“我要为了某种宏大愿望”并不冲突。
--1F616EMO喵留言回复请ping2025-08-04 (四) 04:08 (UTC)回复
理想主义是好的,但救世主心态是危险的,多以一种“我来帮帮忙”,而不是“我要为了某种宏大愿望”来看,会好很多.有理想主义是好的,我们也需要理想主义. -Lemonaka 2025-08-04 (四) 02:00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提议废除SecurePoll

[编辑]

为整合本站研究资源门户事

[编辑]

本人近期因故发现,本站有数种分立页面,收录可供编者利用的参考资料,例如维基百科:研究资源维基专题:来源互助(包含维基专题:来源互助/分享维基专题:来源互助/分享/位置/台北等)、维基百科:公有领域资源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图书馆/资料等;这些页面大多沿袭英文版本方面格式,但不少年久失修,又间有重复,难免有叠床架屋之嫌。本人认为,应考虑将此类页面全部合而为一,并重新分门别类,或至少建成单一门户,以容纳相关资源。不知社群有何看法?或是否有其他类似作用页面?拟请就此商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六) 11:18 (UTC)回复

(+)强烈支持创建单一门户,也(+)支持合而为一。没有人提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好用的东西 囧rz……--__Don't bite! 2025-08-04 (日) 17:59 (UTC)回复
若能成功整合,之后也要尽可能向编者推广为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一) 17:43 (UTC)回复
这应该没什么可以反对的吧,就是不知道具体的整合方案如何就是了。Sanmosa DC23 2025-08-04 (二) 03:10 (UTC)回复
先把所有页面列出的来源整合在一起,然后视情况分类或分页。——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三) 09:16 (UTC)回复
能否提出整合方案?--Hamish T 2025-08-04 (三) 11:55 (UTC)回复
@HamishKurgeneraSanmosa目前我的想法是,先将来源整合至一处(页面命名另论),然后按来源性质分类(如书籍、期刊、数据库、其他线上来源等;此与英文方面相似),然后撰写表格,内容可包含来源简介、出版信息、存取方法、特殊情况备注等信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四) 13:42 (UTC)回复
如果想整理分享,信息不放在本站其实也可以。--YFdyh000留言2025-08-04 (四) 14:56 (UTC)回复
站外风险更大,内容也容易为个别人士(包含有关站点控制者)窜改,甚至整个消失。本人认为,仍有必要提供编者一种存取安全、格式统一,又能满足维基社群特色需求的资源门户(实际上就跟维基百科图书馆差不多源自同一道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四) 15:05 (UTC)回复
可以研究哪些基本可以确定会长期存在的,比如香港康文署的“香港旧报纸”还挺好用的,但只有1991年或以前的内容。--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日) 08:42 (UTC)回复
我的意思,如果乐于收集/分享,但不喜欢用wiki格式或者被其他人修改内容,用站外的在线表格或文档服务可能更方便,未必能统一到一个页面。众口难调,某些服务的特点或描述方式可能无法满足所有人,例如仅供某地居民注册,注册图文教程,影子图书馆等法律问题,代查文献的渠道或联系人。--YFdyh000留言2025-08-04 (日) 10:39 (UTC)回复

近期注意到针对其它批量手动处理字词转换的行为

[编辑]

以zh.wikipedia.org内的条目,采用"其它"一词的条目包含52948个,使用"其他"一词的条目包含283615个。数据上有比例差距,但使用广泛是既存事实。这边不断言比例差距的原因。而部分账号用隐藏语法宣称"根据字典及ChatGPT,正确用词是其他,而非其它,请其他编辑者勿再更改为其它,其他才是正确用法",如果将这个观点列入正式的讨论范畴,议题会成为是否需要将采用"其它"一词的52948个条目全部替换成"其他"一词。或许部分账号想传达的概念不只这些,以过往的讨论指事物时,用“其他”而不用“其它”是否属于错误?,大致形成一套观点,并没有完全区分对错,但"其它"一词代指人具有嘲讽意义或错字问题。

代入部分账号使用隐藏语法宣称的项目,被宣称的项目是表格栏位"公开赛级别"内的内容,而"公开赛级别明显不是人",是否有论述"正确用词是其他,而非其它"的必要,甚至上纲至全数替换,无论对错,如果采人工手动替换模式处理,我个人持反对立场,以工作量及数据量而言,52948个显然不是人工可以处理的范畴。如果社群有必须替换的共识产生,仅支持bot处理。( π )题外话个人预测不太可能产生必须替换的共识。--Rastinition留言2025-08-04 (二) 15:27 (UTC)回复

批量替换要小心避开引言和来源标题。“其他”如今在中国大陆被提倡和通用,“其它”是一个异体([2]),适用性更窄,日常仍允许使用 [3][4]。我没看到中国大陆外的偏好。不少文献不太注重细节,包括在同一篇文章中混用两者。
条目源码中的HTML注释,类似未讨论未成文的指引-建议。您回退的编辑,问题可能在于滥发和未形成共识,但做出强制性要求。--YFdyh000留言2025-08-04 (二) 15:57 (UTC)回复
AI所说的并不见得一定正确,正如维基百科所说的并不见得一定正确一样。何况AI还有幻觉问题。--owennson聊天室奖座柜2025-08-04 (日) 08:44 (UTC)回复
( π )题外话针对@Owennson所提及的幻觉,仅提供一个相关系统常见的认知偏误,即en:Anchoring effect。人也常有这个问题,但相关系统的偏误以个人试用的操作体验,比人类严重。如果操作者也具有这个问题就容易产生数次交互的扭曲,进而产生更严重的偏见。--Rastinition留言2025-08-04 (一) 11:51 (UTC)回复

(~)补充自前次发布公开主题邀请参与后,对象态度较消极,经过7N±1日(7月27日+8及7月22日+13)又重新活动。因为他的重新活动且仍处在消极态度,提交到Wikipedia:当前的破坏#学玮,印象中先前的提报自撤回,这次不打算撤回。(疑似有计算自动存档时间的主观犯意,可以满足7N±1日计算式。)--Rastinition留言2025-08-04 (一) 11:46 (UTC)回复

傀儡调查

[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1.建议为大量创建傀儡的人 例如User:夏土贤,在傀儡调查等页面“由于该用户正持续且大量地注册傀儡,若为鸭子测试一望而知,则建议在WP:VIP提报”的字眼/通告。
2.建议设立解除“傀儡调查助理”职务的条件,没有理由只允许申请成为“傀儡调查助理”,但不能申请解除“傀儡调查助理”。--Jackyming留言?贡献?这位编辑者是一位奶味蓝??) 2025-08-04 (四) 14:12 (UTC)回复

一、有关文句违反傀儡调查机制的设立初衷,AIV正正不是用来处理傀儡的场所。AIV仅应用于提报进行破坏的账号,是否傀儡并无关联,不应以鸭子为傀儡作为提报至AIV的理由。AIV的第五点也将此写得很清楚。
二、没有特地设立解任机制,即代表适用一般共识机制。如果你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么只代表你连维基百科的协作根基都不晓得。
你不如学学如何问问题,了解机制的运行原理,而不是乱来后只想着要把别人拉下来。--西 2025-08-04 (四) 15:03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我必须强调,我的第二个建议不针对任何人。--Jackyming留言?贡献?这位编辑者是一位奶味蓝??) 2025-08-04 (四) 15:09 (UTC)回复

第二点你想怎么样呢?提出一个可以让傀儡调查助理解职的方针?欢迎,请去方针区 -Lemonaka 2025-08-04 (一) 11:31 (UTC)回复

能否修改掉我的傀儡账号的用户页

[编辑]

Category:A_Chinese_Wikipedian的维基用户分身 中,因为本人网名已经变更为Timmy Tian,是否可以将A Chinese Wikipedian改掉?偷窥Timmy Tian的用户页吵吵跋扈 2025-08-04 (五) 16:13 (UTC)--偷窥Timmy Tian的用户页吵吵跋扈 2025-08-04 (五) 16:13 (UTC)回复

应该有机器人会处理?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五) 16:19 (UTC)回复
哦不对,是模板带入的,那就自己去改吧,被封号的提个编辑请求。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学 PJ:两岸 2025-08-04 (五) 16:20 (UTC)回复

检讨维基百科:高风险主题/1945年后台湾政治中对第十一届立法委员条目的保护措施

[编辑]

依管理员建议,就“原创研究”(WP:NOR)是否适用于模板提删再请社群关注、讨论

[编辑]

遇到陷入违反 WP:攻击 的巡查员 有没有申诉裁判管道

[编辑]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此讨论串

原来的讨论是针对一个艺人条目中的广告代言章节进行讨论, 但其中一些人或许是无法或许是不想针对主题讨论, 而一直尝试在把话题转向检讨个人行为,甚至进行为威胁, 却不面对正在讨论的条目本身以及问题核心焦点。

如果面对有行为问题(违反准则方针)的巡察员(甚至是管理员), 是否有请第三方介入评判的管道?

我以为管理员都有最低程度遵守准则方针的素养, 但我显然看到有几位不断的在离题来逃避讨论, 甚至以人身攻击的方式运作。--あいりまにあ留言2025-08-04 (五) 10:13 (UTC)回复

逃避回答管理员问题的是阁下您,您不愿意配合格式手册修改,自行解读方针与指引,宣称条目所有权,我认为应该禁止您编辑铃木爱理条目。--提斯切里留言2025-08-04 (五) 11:19 (UTC)回复
你此等言辞可能会让你站不住脚…--薏仁将?? 2025-08-04 (五) 11:32 (UTC)回复
但是你如果觉得仍想要申诉,认为该等巡查、回退员有不当行为对待用户,那么您是可以至管理员布告板/其他不当行为去做提报,这是你个人的权益,没有人可以阻拦你,以上告知于@あいりまにあ君,你自己审酌吧…--薏仁将?? 2025-08-04 (六) 00:02 (UTC)回复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阿南之人认同阁下关闭讨论的决定(地点不妥,本应继续在管理员布告板讨论),或如上方意见提出具体质疑;但直接武断评价对方为“明显扰乱”甚至“诽谤”,则大可不必。就像“破坏”的认定范围也有限制一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5-08-04 (六) 16:50 (UTC)回复

提议临时冻结自由提名申请成为管理人员

[编辑]
孩子拉肚子吃什么食物好 慈禧姓什么 子宫内膜厚有什么影响 杨颖是什么脸型 排卵期是指什么时候
甲状腺适合吃什么食物 讨好的笑是什么笑 bpc是什么意思 毛躁是什么意思 胸闷要做什么检查
吃什么去黄褐斑最有效 猫代表什么象征意义 爆冷是什么意思 cfu是什么单位 胃肠化是什么意思
教师编制是什么意思 缓缓是什么意思 金牛座和什么星座最不配 5月10号是什么日子 什么是虚岁
湿气重吃什么hcv9jop1ns3r.cn 诱发电位是检查什么病的hcv8jop9ns4r.cn 辅弼是什么意思clwhiglsz.com 肾上腺素高会导致什么hcv9jop6ns4r.cn 户主有什么权利hcv8jop6ns8r.cn
桂花是什么颜色的hcv8jop8ns5r.cn 卡介疫苗什么时候打hcv9jop0ns6r.cn nbr是什么材料hcv7jop9ns0r.cn 满月回娘家有什么讲究clwhiglsz.com 抽脂手术对身体有什么副作用hcv9jop4ns9r.cn
民营经济属于什么经济hcv9jop6ns4r.cn 直肠脱垂有什么症状hcv7jop4ns7r.cn 粉饼是干什么用的hcv9jop0ns8r.cn 天庭的动物是什么生肖hcv9jop5ns3r.cn 中暑是什么原因hcv7jop4ns5r.cn
hp感染是什么病hcv9jop5ns2r.cn 头臀长是什么意思hcv9jop8ns0r.cn 蚕屎做枕头有什么好处hcv7jop9ns5r.cn 荨麻疹什么样hcv9jop0ns1r.cn 吃什么对肝最好hcv8jop4ns8r.cn
百度